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建设高等教育发展新高地

2019-04-19 00:22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始终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上阔步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有对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始终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上阔步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有对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坚守,也有因应时代对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全球高等教育,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过去的大学,既有变,也有不变,我们也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以变应变。

变:知识“泛在”催生大学新样态

高等教育之“变”,主要体现在两个趋势上。

一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今天,知识已经突破了时空界限、突破了大学之间的界限,任何大学的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到世界最好的课程,获取到世界前沿的学术资源。

二是没有教材、没有课本的大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技术的突飞猛进,理工农医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传统的教材和课本已经难以适应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已经具备“泛在”的特点,无形的大学正在对有形的教育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不变:高等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仍保留着独特气质

高等教育之“不变”,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大学能够提供系统的、基本的、基础的专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培养过程。

二是大学通过知识传授、人格教育的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教育,这是一个系统的全面成长过程。

三是大学校园内传道授业解惑与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熏陶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组成了“有形”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独特的气质、品质和味道。

这三个方面都是基于网络获取资源,零散性、碎片化地学习知识的“无形”大学所无法取代的。网络资源和新技术的发展只是大大扩展了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培养渠道,大大促进了、创新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大大增强了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但改变不了、更取代不了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基本职责和基本功能。

顺势:高等教育的应变之道

我们必须把握这些“变”与“不变”的特征,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是走出传统的传授知识型教育。在过去的大学和传统的传授知识型教育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而学生以“观众”身份出现,被动地接受满堂灌教育。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彻底跳出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实施“课堂革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实现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师生互动交流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学生自主获取资源、自助学习相结合,知识接受与批判性思维训练相结合。这样的课堂是一种灵动的课堂,是一种立体化的教学。

要彻底走出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必须着重抓好以下方面:一是努力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要把学生推向讲台,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努力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体现教学与学习过程的有机统一。三是努力实现以供给为中心向以需求为中心的转变。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设计教学过程。四是以投入评价为中心向以产出评价为中心的转变。改变以教师教学工作量和学生评教情况评价教学的传统方式,通过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掌握程度、学习质量来考核教学业绩。推进“四个转变”,逐渐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才能实现从“教得好”向“学得好”的转变。

二是推进创新创业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高校需要大力推进专业现代化改造,打造专业“升级”,打造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并将专业教育与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有机、深度融合起来。当前,国内多数高校都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许多还成立了相应机构,这对于统筹调配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无疑是高效的。但是,如果较多地停留在“活动”层面,较少进入“教育”层面,就只是一种“课间操”“午间茶”,尚有待于改进。

为此,必须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打造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链。一是构建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二是构建训练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置于学术发展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大环境,一方面提高大学内外部协同育人效率,另一方面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培育提供资源。三是构建孵化体系。在校内,科技园、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都可以承担孵化器任务;在校外,可以通过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方式,来嫁接建设孵化器。四是打造“导师+”体系。建立完善创新创业导师库,建立校内导师和校外企业家相结合的导师模式,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指导。通过上述“四个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专业教育的有效延伸,实现二者在人才培养上的完整、有机结合。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