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投入占比逐年下降 中国研发经费1.7万亿去向何方?

2019-05-12 10:29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报告指出,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4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突破2%,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一脚已经跨进了创新

工作中的科研人员。 安源 摄

工作中的科研人员。 安源 摄

  中国研发经费调研:1.7万亿去向何方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霍思伊

  4月17日,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高校科研人员不得弄虚作假,骗取科技项目、科研经费以及奖励、荣誉等,并且要求在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过程中,把科研人员从报表、报销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

  近年来,中国的科研管理一直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理清。其中,对科研经费的不当使用,也时见报端。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以经费为抓手,进一步给科研“松绑”。

  事实上,在科研投入上,中国的问题主要不是缺钱,而是这些钱从哪儿来,又去向何方。

  近日,以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主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18)》,首次全面梳理、解读和分析了中国2000-2016年的研发经费情况。

  而从2017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国家,仅次于美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7万亿。然而,无论是“十五”“十一五”还是“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规划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目标均没有实现,但和目标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报告的项目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当前中国科技创新的主要挑战并不是研发经费投入规模,而是如何优化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提升研发经费使用效率。

  中国已经迈入创新型国家的门槛

  从数据上看,自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提出“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以来,中国的研发经费逐年上涨,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9.59%。除了美国可以和中国并行,在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韩国等众多接近水平的曲线中,中国的增长曲线则一路向上。

  在研发规模的绝对值上,2006年以来,中国的研发经费支出相继超过了韩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二。

  更有代表性的指标是“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简称“研发强度”),即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该数值表示一个国家愿意把多少资源用于研发活动,反映了整个国家和社会对科技的重视程度。

  报告显示,中国的研发强度在2000年还不足1%,2016年已经增至2.11%,已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2.09%,但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2.34%还有一定差距。美国的研发强度在2000-2016年一直稳定在2.5%以上。

  2.5%也是中国研发强度2020年要达到的目标。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政策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程如烟曾撰文指出,中国要在2020年实现2.5%的研发强度,有相当大的难度,要追上美国2016年2.74%的研发强度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她指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的研发强度将改变以往迅猛提高的走势,转变为缓慢上升的趋势。

  增速下降,不意味着预期悲观。

  孙玉涛指出,有些国家很早就达到并稳定在较高的投入强度,不会一直增长,以美国为例,很早就达到了2.5%~2.8%。中国的主要任务,是把研发投入强度继续维持在2%以上。“研发强度2%是进入创新型国家门槛值。”他说。

  报告指出,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4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突破2%,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一脚已经跨进了创新型国家的门槛”。

  政府研发经费投入占比逐年下降

  虽然中国的研发强度在逐年增加,但无论是“十五”“十一五”还是“十二五”期间,都没有实现既定目标。

  根据报告,2005年1.3%的研发强度离“十五”的目标1.5%还差0.2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达到1.71%,距离2%的目标仍低了0.29个百分点。“十二五”阶段实现了2.06%的强度,没有完成2.2%的目标任务,但差距缩小到0.14个百分点。

投入占比逐年下降 中国研发经费1.7万亿去向何方?

  原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研发强度是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驱动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期间没有达到2.2%的目标表明中国整体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规模不匹配。因此,要想到2020年实现“十三五”2.5%的目标,需要增强社会各方面的投入。

  孙玉涛认为,研发强度没有实现既定目标,与中央政府投入经费的占比逐年下降有关。

  报告指出,从经费来源的角度看,1995~2016年,中国研发经费部门来源结构从政府和企业双主体转变成了企业单主体。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