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深入推进自我革命

2019-05-20 18:13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壮阔实践和伟大成就,不难发现我们党能够深入推进自我革命的奥秘所在。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对这个“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许多人不理解,甚至提出质疑。有人认为,自我革命是伪命题,就像人不可能拿利剑刺向自己一样。从历史看,纵观大国兴衰、王朝更迭,根本都在于自己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因此无法突破所谓的“自我革命困境”。但中国共产党人却以不信邪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正在强力打破“自我革命困境”这个“执政魔咒”,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壮阔实践和伟大成就,不难发现我们党能够深入推进自我革命的奥秘所在。这个奥秘,就体现在自我革命的六大环节之中。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深入推进自我革命

  图为河北省景县部分村党员干部在留智庙镇白草洼村乡村廉洁文化展厅接受廉洁教育。新华社发

  1

  第一个环节:自我革命意识的觉醒。这是自我革命的先决条件。推进自我革命,必须首先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自省意识,能够察觉到自身错误所在。如果连自己犯了错误都不清楚,甚至把自身的错误当作可以粉饰的政绩,那根本就不可能有自我革命了。历史上的许多执政者之所以无法突破“自我革命困境”,首先在这个环节就过不去,迈不过第一道坎。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省的修养方法,同时还发展出新时代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来不断激活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充满忧患意识、自省意识和彻底自我革命精神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并多次要求“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明确中央政治局要“做勇于自我革命的战士”。

  2

  第二个环节:自我革命主体的具化。这是自我革命的基本前提。自我革命的主体,只能是我们党自己,而不能是特殊利益集团,也不能是其他什么政治力量。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这实际上确认了我们党是自我革命的主体。有人认为,党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管党治党上也是这样,应当引入外部力量充当管党治党的主体。这一论断实际上是个政治陷阱,是违背宪法的。其真实意图是希望我们党摒弃自我革命、放弃执政地位,自毁长城。我们不能上这个当。自我革命的主体不能只是理论上的,还应当在实践中予以具体化,即真正有实体来推动管党治党。否则,就会出现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突出矛盾问题。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党委主体责任不落实,有的对管党治党心不在焉,有的对干部放任自流,有的对歪风邪气不抵制不斗争,有的地方党委不抓总、不统筹,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都是责任主体”,“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签字背书,做到守土有责。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责任”。有了追责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就能落到实处了。

  3

  第三个环节:自我革命靶标的确定。这是自我革命的要害所在。自我革命指向的对象,一定是我们党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又一定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审视和衡量而发现的问题,而不能是站在利益集团或其他什么政治力量的立场上来看待和指出的问题。如果缺乏党性修养,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个人或小圈子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那就会站到人民的对立面上。我们党的领导人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包括发现我们党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毛泽东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长期以来,我们党“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工具,我们党就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上,通过自我革命把自己打造成什么样的工具,从而在不断纠错中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获得历史和人民的认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审视党自身的问题,直面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强调要下大气力解决“四风”问题,指出“‘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正是这种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不讳疾忌医的做法,使我们党能够直指自身问题并加以改正。

  4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