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对外开放,经开区仍大有潜力

2019-05-21 04:19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张建平认为,优化营商环境,经开区有必要瞄准自贸试验区的先进经验,在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

  219家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占全国比重均达到20%左右——
  对外开放,经开区仍大有潜力

对外开放,经开区仍大有潜力

  图①:天津经开区海河沿岸风光。

  (新华社发)

对外开放,经开区仍大有潜力

  图②:日前,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经开区的德玛克控股集团注塑系统有限公司,来自巴基斯坦的客户正在实地了解全自动高性能注塑系统。

  谭云俸摄(人民视觉)

对外开放,经开区仍大有潜力

  图③:2019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近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精彩纷呈的高科技智能产品,吸引众多业内人士和市民前来参观、体验。

  阙明芬摄(人民视觉)

  地区生产总值10.2万亿元,占同期全国比重11.3%;财政收入1.9万亿元,占比10.6%;实际使用外资513亿美元,占比约1/5;进出口总额61937亿元,占比20.3%……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日前亮出2018年成绩单,相关指标均保持增长,总体发展态势向好。对此,专家指出,国家级经开区在对外开放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未来应该在创新发展、产业升级及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多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释放新潜力。

  外企投资热情不减

  “一汽丰田TNGA新工厂的落成及新车型‘亚洲龙’的下线是丰田在中国发展的重要一步,表明了丰田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谈及不久前丰田在海外的首家TNGA新工厂落户天津经开区,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上田达郎如是说。

  一汽丰田常务副总经理王刚介绍,落户天津经开区17年来,一汽丰田累计产销突破700万辆,其中86%来自天津生产基地。“此次TNGA新工厂落成、‘亚洲龙’的下线都标志着一汽丰田‘二次创业’的开始,未来企业还将继续扩大产能。”

  近年来,像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一样依托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布局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持续增加。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共有219家国家级经开区,2018年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金额513亿美元,同比增长5.5%,占全国吸收外资比重约1/5。

  已在南京经开区深耕多年的韩国LG集团近来又有新动作:今年1月,总投资10.8亿美元的LG化学新能源电池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主要从事IT类小型电池、汽车动力电池、工业储能电池的生产及销售;今年2月,总投资2亿美元的电池七工厂项目开工,建成后将新增锂离子电池前工程生产线4条。

  据介绍,自落户南京经开区以来,LG集团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在经开区投资兴办了8家企业,累计投资总额超过54亿美元,其中旗下LG化学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近年来,LG化学加速动力电池布局,南京已成为其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的全球三大生产基地之一。

  LG化学株式会社社长金钟现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南京的务实合作,加大投资力度。”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经开区处于比较关键、基础的地位,是外资的重要聚集地,同时是地方就业、税收的重要贡献者,此外在对外贸易方面表现也很突出。”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日前,成都经开区企业与东南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现场签约金额约15亿元。其中,大运汽车与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商家签订500余辆、总金额约400万美元的订单协议;神龙汽车签下12亿元订单,将向菲律宾、越南等国间接出口有关车型产品;沃尔沃、中植一客、成工重工等企业与东南亚国家经销商签订了2019年的订单协议,金额约3亿元。

  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王蔚荩介绍,近年来,成都加速推进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在汽车产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农业等多层次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作为成都“东进”桥头堡,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汽车整车产量占全市的95%以上。

  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2018年,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1.3%;实现财政收入1.9万亿元,增长7.7%,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0.6%;实现进出口总额61937亿元,增长10.8%,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0.3%。

  创新提升加快推进

  经开区,这个对外开放的老品牌,今后如何培育新优势?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好其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