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布局成道 读郭佳莹《私募投资新时代》把握时代机遇

2019-05-02 06:57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如果鸡脚最好吃的部分是掌中宝 那么《私募投资新时代》关于布局 我觉得是重点 郭佳莹根据自身多年经验大胆的对

  如果鸡脚最好吃的部分是掌中宝,那么《私募投资新时代》关于布局,我觉得是重点,郭佳莹根据自身多年经验大胆的对未来的预测,也是本书的掌中宝。和我们遵守的私募投资法则不同,布局讲究的是观势。正所谓,布局不观势,布了也白布。而所谓的“势”,换一种说法就叫做“风口”。

  作者以战略性新兴产业、VR、新消费、医疗健康、AI等领域延展发散,思维开阔,涉及到现在投资行业的的方方面面。书写“布局”的过程,就是建构新时代投资历史的过程。

  作者是一位好导游,每个产业可视作以经线划分的板块,每个小节可视为散布在某经纬度上的节点或景点,章节内的文字就是导游词了——若干的成长透析从何而来,其背后的构建意图,以及它们的意义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让人觉得意犹未尽,若能有更为详实的企业发展脉络,必定更为珍贵。

  每当大风吹起的时候,地上的小草也会顺着风的方向倒下,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更好发展。我们非常的幸运,生在这个人工智能,消费升级,VR发展的初级阶段,让我们一一揭开这“达芬奇的密码”。

  目前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已在不同领域广泛应用,把这些数字技术成果应用到文化领域,将最大程度地提供满足人性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成文化产品的颠覆性改变和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脱胎换骨。智能化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开发应用,已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几千年来,从灿若群星的诸子百家,到影响深远的宋明理学;从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到美轮美奂的唐诗宋词,中华文化可谓多彩多姿,光辉灿烂。但是,从产业角度去认识和推动文化发展,却是近年来的事情。目前,一些地方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显现集群效应,呈现出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

  以场馆集合为特点的系统发展趋势,以特色产业园区为中心,打造教育培训,基础设施等外部服务。同时,依托园区内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完美实现了1+1》2的协同发展效应。

  以个性化为核心的小规模市场趋势,构建小而美,少即是多的文化定制产业,这类定制产品一般处于价值链的高端,难以规模化生产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往往可以作为引爆点,搭上互联高速信息列车,生放出无可匹敌的强大力量。友情提示:文化产业的特征概要高风险产业,高生产成本和低复制成本,准公共物品 。

  以创意集聚区为中心的机构融资趋势。因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度融合性和渗透性,合纵连横之下潜力无穷。

  既然作为投资热门的文化产业,那么怎么让“它”拿到融资呢?

  郭佳莹以一个投资人的角度,放出了不少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如何融资发展的“干货”,相信以这些策略为指导思想,必然能有用武之地。

  归根结底,付费机制的成熟,内容创业的崛起,海外归国人才的增多,都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大量机会。本章介绍的内容还包括时下热门的多个行业以及入木三分的分析总结。分析方式主要从行业介绍,资本介入,行业趋势,国家政策等多个维度详细介绍。

  几种行业并无优劣之分,关键还是在于分清自己所适合的,结合企业的现实状况,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出最佳方案。但由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应用的灵活性,想要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还需读者们认真阅读,思考,总结。

布局成道 读郭佳莹《私募投资新时代》把握时代机遇

      在本书末尾,佳莹语录中说到了这样一段话

  坚守

  有的时候,

  我们需要像阿甘一样,

  独立冷静,

  坚守自我,

  一直向着既定的目标奔跑。

  是啊,无论是做什么,学习,投资,读书,恋爱,生活,婚姻,我们都需要有一分坚守,短暂的激情或许会让我们获利,但绝不会让我们伟大。

  放眼未来,我们有理由对中国投资的未来抱有信心。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经济的飞跃使投资发展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为投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世界正在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联结,相互促进的统一市场,而投资的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在企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也正在日益深化。可以断定,未来投资的经典案例也将层出不穷,而创新的一个重大特征,便是和投资紧密结合,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当积极关注那些“不被看好”.

  而作为一名投资者,关注投资领域,把握世界经济热点是必然之事,平时除了加强阅读,更应积极实践,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培养自己的投资体系,最终使形成自己独有的一套思维逻辑,在已经到来的新时代获取收益。这,也正是我阅读《私募投资新时代》之后,最为深切的感受。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