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从“死亡之海”到“中国样本”

2019-05-15 11:28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库布其沙漠位于河套平原上黄河“几”字弯南岸,横跨鄂尔多斯市的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等5个旗区,总面积

  (新中国70年)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从“死亡之海”到“中国样本”

  中新社内蒙古鄂尔多斯5月15日电 题: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从“死亡之海”到“中国样本”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赵永厚 章新新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p中新社记者就荒漠化防治和民生改善等内容进行采访。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中新社记者就荒漠化防治和民生改善等内容进行采访。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通过治理,大风天气减少了,风的力度减弱了,环境越来越优美了,这里也更加宜居了……”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水利局副局长杨永茂如是概述库布其沙漠的变化。这里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沙漠,曾被认为是不可治理的“死亡之海”。

  库布其沙漠位于河套平原上黄河“几”字弯南岸,横跨鄂尔多斯市的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等5个旗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内,当地将黄河凌汛水引入沙漠低洼地形成水面,改善沙漠生态环境,达到减轻防凌压力和治沙的双赢目的。/p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内,当地将黄河凌汛水引入沙漠低洼地形成水面,改善沙漠生态环境,达到减轻防凌压力和治沙的双赢目的。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生于1959年、执着于治沙的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这样描绘其记忆中儿时的家乡库布其:“黄沙滚滚,树木罕见,草原鲜有,飞鸟难越。吃饭碗里是沙,睡觉炕上是沙,出门嘴里是沙……”即便是当地沙漠技术研究人员“85后”袁勤,回忆童年时说,“空气中弥漫着黄土味,呛鼻子,齁嗓子”。

  东西走向的库布其沙漠阻隔了当地民众的“活路”,农畜产品运不出去,生活用品运不进来。根据官方资料,库布其沙漠一度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流入泥沙1.6亿吨,直接威胁着“塞外粮仓”河套平原和黄河安澜。

  1997年,杭锦旗政府联合企业、农牧民在沙漠上开建“穿沙公路”,拉开了库布其沙漠治理的序幕。翌年,全长115公里的穿沙公路三级沙石路面全面贯通。之后,当地民众与企业开始在这里栽树、种甘草……昔日黄沙漫漫的库布其,开始一点点出现绿色,直至连贯成今日的“绿色长廊”。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近30年来,当地官方综合施策推进荒漠化防治,库布其沙漠治理总面积达到6460平方公里,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库布其沙漠逾三分之一的地方披上了绿装。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内的生态太阳能光伏光热治沙综合示范项目,可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产业扶贫、工业旅游”的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p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内的生态太阳能光伏光热治沙综合示范项目,可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产业扶贫、工业旅游”的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最初在沙漠中植树基本上是在烧钱,面对茫茫无际的沙漠,能不能看到绿色、看到效益,谁都没底。”在当地治沙近30年的沙漠治理技术专家韩美飞说,“从最初种10棵树只能活一棵,到现在利用气流植树法、螺旋钻植树法、无人机植树技术等,树木成活率逐步提高,沙漠越来越绿,来的人越来越多,当地农牧民不仅在这里开办农家饭馆,还搞起了旅游,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