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亚洲文明一直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走向

2019-05-17 14:11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亚洲文明一直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走向 ——“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论坛侧记 丝竹悠扬,书声琅琅。

  亚洲文明一直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走向

  ——“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论坛侧记

  丝竹悠扬,书声琅琅。5月15日下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论坛以一场独具特色的配乐经典诗歌吟诵拉开序幕。

  6位来自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菲律宾、泰国和叙利亚的朗诵者,在中国民族乐器的伴奏下,使用各自国家的语言,深情咏诵《诗经》名篇《小雅·鹿鸣》、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开始》、菲律宾“国父”黎刹的《永别了,我的祖国》等经典诗作。这些经典诗歌充分展现了亚洲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人民对祖国、对母亲、对爱情、对生活的礼赞,向观众展示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亚洲文化,“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在随后的论坛主旨演讲中,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表示,积淀数千年的亚洲文明及其蕴含的宝贵价值,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精神支持和心灵慰藉,更为我们团结国际社会共同解决当今全球性问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更好满足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东方智慧”。

  认为自身文明高人一等,是愚蠢的、灾难性的

  在论坛发言嘉宾、柬埔寨新闻部部长乔干那烈看来,“文明”这个词被一些国家理解为,“所有国家都必须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治理方式”,这种傲慢与文明的本质背道而驰,因为“越是理解不同的文明,就会越谦逊”。他表示,理解文明,意味着要了解特定社会的心态和思维方式,理解为什么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社群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李文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认为自己的文明高人一等,想以自身文明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

  将自己的“文明”强加于人,其造成的创伤历时愈久而弥深。菲律宾总统府新闻部部长马丁·安达纳尔在分论坛上回溯了民族之痛,“美国在对菲律宾长达45年的殖民统治中,一面把美国所谓的民主、公正制度安在我们身上,一面掠夺我们的自然资源,尤其是金子”。安达纳尔坦言,直至今日,菲律宾的民族文化仍处于在痛苦中艰难重建、追寻本我的过程。

  安达纳尔表示,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新加坡等“邻居们”也都有过被殖民的历史,“我们共通的文化脉络、民族记忆可以穿越时间、地域,让最古老和最现代的亚洲文明汇聚一堂。”

  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秘书长贾瓦德·孟塔基很喜欢伊朗古代诗人萨阿迪写于公元8世纪前后的一句诗:“亚当的儿子们都是彼此的肢体,同处一园。”既然同属一躯,那么当一部分受到伤害或者感到疼痛的时候,其他的部分就会感到烦燥不安。在论坛发言中,孟塔基感慨表示,在单边主义不断抬头的今天,“是时候加强全球文明对话了”。

  亚洲文明对西方文明具有矫正作用

  许多西方著名作家、艺术家,都受到了亚洲伟大文化遗产的影响和启发。贾瓦德·孟塔基指出,“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和德国诗人歌德,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介入了中国文学。西方最著名的歌剧咏叹调之一《今夜无人入睡》,就是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 他认为,当今亚洲文明的贡献也日益突出。中国加强全球文明对话的一系列举措,正在帮助“当今这个遭受各种暴力的世界建立和平与宽容”。

  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邓超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亚洲文明尤其是华夏文明,是世界文明重要的发祥地。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在绝大多数时间,亚洲文明都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走向。工业革命之后,西方文明处于强势地位,亚洲文明则陷入被动应战、不太自信的状态。随着近半个世纪以来亚洲各国包括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的崛起,亚洲人慢慢开始反思“欧洲中心论”,逐渐树立起当代亚洲人的文明自信。

  “人们发现,亚洲文明仁爱、中庸、包容的特点,对西方文明具有矫正作用。”邓超说,“习主席提出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既体现出对世界和平的强烈关切和追求,也表达了中国对共同构建亚洲和平繁荣发展的期望。”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也表示,对话,而不是对抗,才是文明的起源和本质。“没有像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对话就没有古希腊的文明,没有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也没有今天的中华文明。”

  亚洲电影人、媒体人应合力把亚洲文化推向世界

  论坛发言嘉宾、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主席陈道明认为,传播亚洲文明、传播亚洲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是电影。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