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无手的军礼 记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

2019-05-20 11:32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被炸伤之前,杜富国累计出入雷区1000余次,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余起,是扫雷队排雷最多的人之一。

  无手的军礼

  ——记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

无手的军礼 记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

杜富国敬礼 张永进/摄


  云南省麻栗坡县坝子雷场上,一截断裂的老树边,焦黑的土地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生活在这里的边民每每路过,依旧心痛不已。2018年10月11日,27岁的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在这里因执行排雷任务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雷患已经排除的山坡地,眼下已经种上茶树。提起杜富国,乡亲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他:英雄。

  如今,正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接受康复训练的杜富国,已经学会了独立吃饭、写字、做平板支撑……在跑步机上,他的3000米跑步成绩是13分08秒,达到了部队考核中的合格标准。这位一等功臣希望锻炼好身体,早日回到部队。

  “我要去扫雷”

  改变杜富国一生的那个决定,发生在2015年6月。

  当云南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任务正式下达时,24岁的边防战士杜富国想也没想就报了名。那时的他还不知道扫雷是什么,只知道这项任务比巡逻更直面生死。

  “那天他说,‘张中君去挖地雷了,我也要去挖地雷’。”同在扫雷大队的同年兵张中君清楚地记得杜富国在报名前说的这句话。

  在杜富国心中,危险意味着更大的付出与奉献,而军人的荣誉从来都源于此。

  2011年3月,滇南边陲细雨蒙蒙,薄雾笼罩着中缅边境最险峻的边防线之一。33号界碑就竖立在这片区域,云南省军区原某边防团官兵称这里为“巡逻禁区”。

  “列兵不能参与33号界碑的巡逻”是团里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刚下连不久的杜富国为了尽快和老兵们一起巡逻,几乎没有午休过。很多战友都看见过,杜富国举着哑铃跳台阶训练的情景。

  两个月后,劈开遍地荆棘,翻越陡峭悬崖,杜富国成为团里第一个到达33号界碑的列兵。

  但边关不只有崇山峻岭,还有昔日战火遗留下的雷场。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所属的边境线上,画着黑色骷髅头的禁区标识不时可见,战争让这里的发展比内地迟缓了近30年。当看到距离边境线仅3公里的富宁县沙仁寨,87名村民被地雷炸得只剩78条腿,杜富国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还百姓一片安宁。”

  刚进入扫雷大队时,队长发现他厨艺不错,有意安排他当炊事员,但他仍选择到一线扫雷。

  散落在雷区里的地雷数以万计,每一枚都有随时爆炸的可能,想要走近它们必须经过严格考核。

  杜富国是初中文化水平,第一次入队摸底考试只得了32分。“他是唯一一个被特许用拼音答题的。”扫雷四队分队长张波说,杜富国的考卷上有很多字不会写,只能写拼音。杜富国每天等连队熄灯后再爬起来看书、背书,那些标画得密密麻麻的书,很快就被翻得起了卷。

  把铁钉、石块、弹片等混合埋设,用斜放、混合、覆盖等方法增加难度,这是杜富国在训练中给自己模拟的雷场环境。拿着细长的探雷针,他每天要戳几万次,以求通过不同的反馈振动培养自己手指的感知能力。从训练场下来,杜富国的手指总是被戳肿,筷子也拿不起来。

  凭借综合性考核课目全优、熟练掌握10余种扫雷方法的硬本事,杜富国拿到了执行扫雷任务的“通行证”。

  “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人民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去扫雷’。”杜富国在请战书上这样写道。

  “这样,我就有资格做得更多一些”

  有人说,排雷兵是和平年代离死亡最近的人。在麻栗坡县,近年来因触雷有2000余人伤亡,杜富国执行扫雷任务所在的猛硐乡,全乡360多名残疾人,60%是生活中因触雷致残。

  这些掩埋在地下的地雷、子弹、迫击炮弹、手榴弹,人踩上去一旦引爆,“轻则致伤,重则致死”。

  在扫雷大队,杜富国有一个绰号叫“雷大胆”。2016年5月,杜富国与小组长许猛在马嘿雷场发现一枚59式反坦克地雷,掩埋在松散的泥土下,顶盖足有脸盆大小。

  “班长,让我来!”不待许猛回答,杜富国已经拉下面罩,走上前“抢位”排雷。当他轻轻用毛刷清除掉伪装层,才发现这是一枚已被预先处理过的诡计雷,原本200公斤以上的重量才能压爆,如今步兵一碰就炸。

  40摄氏度的高温下,穿戴着10多公斤重的防护服,杜富国跪趴在地上,全神贯注清理浮土。10分钟后雷被取出,再站起来时,汗水早已浸透了防护服。这是大队排出的第一枚反坦克地雷,杜富国特意捧着它拍照留念。

  其实每个排雷兵都知道,在雷场上没有真正大胆的人。杜富国抢着干,是因为想让战友远离危险。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