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洱海治理:“最严治理令”下的一场全民“马拉松”

2019-06-09 16:23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记者 胡远航 张丹)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至5月,洱海全湖水质总体稳定,均为Ⅱ类。

  中新网大理6月9日电 (记者 胡远航 张丹)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至5月,洱海全湖水质总体稳定,均为Ⅱ类。“但各项主要指标仍处于II类和III类的胶着期,稳定向好拐点仍未显现。”

图为整治后的双廊镇。 刘冉阳 摄

图为整治后的双廊镇。 刘冉阳

  伴随着旅游业和农业衍生出的复杂利益关系,和保护与发展之间的艰难平衡,昭示着这场需要全民参与的洱海治理“马拉松”,长路漫漫,任重道远。

  “摇摆”的洱海水质

  洱海不是海,它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从空中俯瞰,这片高原水域仿佛一轮新月静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湖边517个村庄星罗棋布,86万人口生活于此,每年还有数千万游客络绎前来。

图为经藻水分离站处理后的水重新流入洱海。 刘冉阳 摄

图为经藻水分离站处理后的水重新流入洱海。 刘冉阳

  这里,曾是古代云南政权的核心,自古水源充足、农业发达。这里,“风花雪月”美景千年不败,不断吸引外人前来寻找“诗与远方”。但长期以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及旅游业的高速发展,让洱海遭受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20多年前的1996年,洱海首次全面暴发蓝藻,湖水透明度骤跌。这让世居海边的白族人震惊之余也深感痛心。当地随即通过取消网箱养鱼、取消机动船,实施退耕还林、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等一系列措施,抢救洱海。但多年来,洱海水质始终在Ⅱ-Ⅲ类间波动,呈现出尴尬的“钟摆现象”。

图为整治后的才村。 刘冉阳 摄

图为整治后的才村。 刘冉阳 摄

  2014年-2016年,洱海Ⅲ类水月数开始持续增长,从5个月增加至7个月,再度引发担忧。这一次,人们将目光转向流域内井喷的客栈民宿。

  有数据表明,2012年,大理州接待游客数为1847.28万人次。这个数据到了2017年已经升至4222万人次。到2017年3月,洱海129公里湖岸线上有各色客栈民宿超过2000家。每逢节假日,却一房难求。外来投资者和游客仍源源不断地涌向洱海。

  在此背景下,云南决定“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大理迎来史上最严厉的洱海治理令:2000余家客栈餐饮被全部关停,洱海湖边被全面禁种大蒜,1806户民居被陆续拆除……

图为双廊街头。 刘冉阳 摄

图为双廊街头。 刘冉阳 摄

  “最严治理令”下的“环保阵痛”

  “不得不承认,在洱海流域的发展中,我们对空间的规划和管控是滞后的,导致生态环境承载压力非常大。这一次,我们希望‘人进湖退’的现象不再发生。”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水质改善提升工作组副组长吕兴菊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此番最严治理,组建由国内一流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和专家咨询体系,建成洱海监控预警系统一期,在科学治湖精准治理上取得新成效;同时在构建流域截污治污体系、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资料显示,为抢救洱海,大理在2年内构建覆盖整个洱海流域的环湖截污新体系,包含1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135座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461.6公里污水收集管网;拆除建筑面积64.8万平方米;减少蒜种植面积10.18万亩;彻底关停57家非煤矿山和55家水洗砂厂;并构建覆盖2840名五级河湖长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

  实施抢救性保护治理后,2018年,洱海水质有7个月达到Ⅱ类,为2015年以来水质最好的年份。同时,湖内水生态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6月初,记者走访大理时发现,在环湖截污体系的作用下,洱海水质较往年明显清澈不少。海西临湖的房子已被拆除干净,露出久违的湖岸线。环湖的才村、双廊等地大部分客栈餐厅也都恢复营业。不过,前所未有的“休克式疗法”带来的阵痛远远没有消除。

  行走双廊、才村等地,昔日游人如织的景象,已消失不见,连带着大理古城都出现“冷象”。整个洱海仿佛恢复十年前的平静。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