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试题被“抄袭”,权利纠纷如何解

2019-12-02 06:0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试题结构,出题风格、思路及知识点本质上属于抽象的思想范畴,在先创作人不能对此加以阻止 ●答案解析在解析

  试题被“抄袭”,权利纠纷如何解

  【法眼观天下】  

  ●试题结构,出题风格、思路及知识点本质上属于抽象的思想范畴,在先创作人不能对此加以阻止

  ●出题者将知识点以特有的语言、逻辑表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安排提出问题,包含了出题者独创性的劳动  

  ●答案解析在解析角度、表述形式、用词选择、语句排列等细节上具有个性化的特色表达,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一套试卷如果在试题的选择、编排上具有独创性,其整体可以作为汇编作品受到保护

  所谓试题,通常是为了检验考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水平或者技能,由出题者精心设计而成的问题。学校及相关机构为了教学检测、能力考核及人才选拔等目的往往需要举行各类考试,而在所有的考试中,试题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知识产权观念的普及及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因试题及相关内容的制作、使用所引发的著作权侵权纠纷越来越多,相关问题亟待厘清并加以解决。

  试题、答案、试卷等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情形

  试题及相关内容能否获得著作权法保护,不能一概而论。但其要获得著作权保护,应符合著作权法关于作品独创性的要求。作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以某种有形形式表达的智力创作成果。作品的认定,关键在于独创性的判断。“独”意味着“独立创作、源于本人”,即劳动成果源自于作者本人,并非抄袭而来。这里的“独创”,并不意味着“独一无二”或者“首创”,不同出题者可以围绕同一知识点,使用同一素材进行命题。“创”是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这里的“创造性”,并非要求智力成果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价值有多么高,而是应具备最低限度的智力创造性。否则将会导致保护泛化,不合理地占有公有资源,客观上也难以对作品的创作或文化产业、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促进作用。

  一般来说,判断试题及相关内容能否获得著作权法保护,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加以考虑:

  一是试题结构、出题风格、思路及需要测试的知识点。著作权法保护的是思想的表达,并不保护思想本身。换言之,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不是作品所体现的主题、思想、情感以及科学原理等,而是作者对这些主题、思想、情感或科学原理的表达。思想属于抽象的主观范畴,若要为外人所了解,必须借助于客观的外在表达,二者互相依存、不能分开。虽然著作权是一种垄断性、排他性的权利,但实际上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并非是奖励作者,而是鼓励文化与科学成果的传播。由于出题者在命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他人的启发,或在现有素材或题目的基础上不断地有所创新,因此,如果不允许人们自由地使用他人的思想,则可能造成创作枯竭。就试题结构,出题风格、思路及需要测试的知识点而言,即便其相较于常规类型具有一定的不同或新颖之处,但究其本质,仍属于一种抽象的构思等思想范畴,不能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因此,不同的人均可以按其所理解的方式自由进行表达,在先创作人不能对此加以阻止。

  二是试题内容的表述。如果试题类型仅是对常见基本知识的简单罗列,比如二十四节气是什么、古诗词填写、元素周期表的组成等,或者是在通用公式、规则和定理基础上推导演绎出的题目,仅进行了常规变换,由数学符号、字母、数字构成,形式简短,那么,这种表达显然缺乏基本的创造性高度,应被排除在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但如果出题者将需要测试的知识点以其特有的语言、逻辑表述出来,例如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撰写一段材料或一篇文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安排提出问题,以考察受测者的思辨及理解能力,此时,这种表述就因包含了出题者自身独创性的劳动,能够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当然,如果检测某一知识点的试题在表达方式上极为有限,不存在创作的空间,那么其也将被排除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

  三是试题解析内容的表述。目前市场上流行较多的真题解析,对于该部分内容而言,笔者认为,虽然试题的答案是特定的,但如果对于题目的答案解析,并非仅是对于题干或选项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仍有一定的创作空间,即不同的人针对同一问题在解析角度、表述形式、用词的选择、语句的排列等表达细节上存在差异,能够反映出作者具有个性化的特色表达,符合了作品独创性的最低要求,则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否则,如果放任他人使用作者经过智力投入形成的试题解析内容,将会打击作者的创作热情。当然,如果对某些试题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的表达方式极为有限,任何人对同一题目答案的解析,只能使用基本相同的表述形式,此时就很难体现出自由创作的空间,该内容就不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否则将会导致表达所依附的思想即解题思路被垄断。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