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个税改革一季度人均减855元 你减了多少?

2019-04-24 12:4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接着听蔡司长怎么说——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实施三个月,新增减税146亿元,惠及4887万纳税人,共有2000多万纳税人因

  国家税务总局今天发布了最新出炉的一季度减税数据,信息量非常大!

  大家关心的各种减税数据一应俱全:

  总共减了多少?

  一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3411亿元(注意,这还不含新一轮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因为这项改革4月1日起实施,减税数据要到5月份申报期结束后才能核算出来哦。)

  给咱小微企业减了多少?

  一季度,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地方“六税两费”)新增减税576亿元。

  就拿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提高这一项来说,新享受政策的纳税人户均减免增值税超过4500元,远大于3万元起征点时的1200余元。

  个税累计减税1686亿元

  大家灰常灰常关心的个税又减了多少呢?

  经济日报记者今天特地为大家向国家税务总局减税办常务副主任、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细细“打听”了下。

  

个税改革一季度人均减855元 你减了多少?

  蔡司长说,今年一季度,个税改革累计减税1686亿元,人均减税855元。

  等等,855元!可以买件好衣服,吃几顿好的,办个小额健身卡,买好多本书,给爱车加两箱油,给快要到来的母亲节准备礼物……

  额,分心了。接着听蔡司长怎么说——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实施三个月,新增减税146亿元,惠及4887万纳税人,共有2000多万纳税人因享受专扣政策而无需缴纳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

  目前累计已有9163万人的工薪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从一季度数据看,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红包”更加体现了“精准对口”——

  36至50岁的人群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享受主力,占比达5成,绝大多数集中在赡养老人、住房和孩子教育,人均月新增减税348元,是获益最大的群体。

  3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体,六成集中在住房租金或住房贷款支出,人均月新增减税249.6元。50岁以上群体,特点也很鲜明,以赡养老人居多,人均月新增减税229元。

  “减加乘除”的逻辑

  在大规模减税降费背后,记者悟出了一个“减加乘除”的逻辑——

  减:给企业减负,不仅税费要减,也要优化服务减少跑腿报材料

  例子1:一季度,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41637亿元(已扣减出口退税),增长6.1%,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1.7个百分点。

  例子2:税务总局在去年年底取消20项税务证明事项的基础上又取消了15项;审核办理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压缩在10个工作日以内。

  加:减税让企业效益提升,信心提升;税务部门服务更加高效精细

  例子1:税收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重点税源企业信心指数止落回升,从2018年四季度的121.16上扬至2019年一季度的125.23,回升了4个点,显示企业投资意愿增强,预示二季度企业生产经营将呈向好态势。

  例子2:税务总局在连续第6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出台52条便利化措施的基础上,相继出台8条支持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20条深化增值税改革、16条降低社保费率政策的服务措施。

  乘:减税降费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例子1: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受4月1日起大幅下调制造业增值税率影响,装备制造业订单增加,生产明显回升。

  例子2: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回暖,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4.4%;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6%;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4%。

  除: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离不开公平的税收环境,因此要努力去除“偷骗税”

  例子1:今年一季度,全国税务机关检查涉嫌骗税和虚开企业 2.69万户,认定虚开和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可抵扣凭证 59.96万份,涉及税额 128亿元;查处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挽回税款损失 11亿元。

  例子2:2018年全国税务机关共计公布“黑名单”案件9344件,同比增长70.54%。2019年一季度全国税务机关共计公布“黑名单”案件3467件,其中,虚开发票案件3261件,偷税案件140件,骗税案件33件,走逃失联案件23件,其他案件10件。

  减税降费背后的努力

  减税降费对咱老百姓来说,就是大家轻轻松松拿红包,可对税务部门来说却是一场高度紧张的“战役”。

  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打好这场仗的——

  一是一体指挥。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涉及多个税种费种、内部多个机构、外边多个部门、系统多个层级。为确保政策执行到位,从税务总局到基层税务分局逐级成立了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构建了“一揽子统筹、一竿子到底”的统一指挥体系,确保政策统一、操作规范、高效落实。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