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生态文明建设更要保持战略定力

2019-04-01 07:01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学者看法 生态文明建设更要保持战略定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要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

  学者看法
生态文明建设更要保持战略定力

生态文明建设更要保持战略定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要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自然资源变成生态资产,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用“四个一”高度概括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中的战略定位,并特别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标定航向。

  生态文明建设要久久为功

  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为生态文明建设勾画出了一张宏伟蓝图:2020年前,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050年,要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就,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路径也日益清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来之不易,稍有懈怠便可能前功尽弃。一方面,我国生态系统脆弱、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根本转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埋头苦干,必须一张蓝图干到底,久久为功,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中。

  努力实现环境与发展目标双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上有舆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可能会有所放松。习总书记对此敲了警钟,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下,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想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这就是缺乏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表现。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风险、转型升级的阵痛,生态环境建设的制约瓶颈也愈发凸显。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越需要保持战略定力。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环境与经济的失衡关系”。无论是“重经济而轻环境”的失衡,还是“重环境而轻经济”的失衡,都会有损社会总体福利的改善。当前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失衡,主要体现在较低环境质量水平与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由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欠账太多,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没有将环境要素考虑进去。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在利用环境带来的红利,但是这种环境红利其实是“污染红利”。因此,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必须坚持,要加强环境侧的约束,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确立的“四梁八柱”开始建立起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已经实施。

  当前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主要是问题导向,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将更多地转向目标导向,主动对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对标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质量的渴求,寻找差距,看到压力。中央已经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才能坚定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一核心目标不动摇,平衡好环境与发展的目标。

  积极探索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