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奋进,向着未来之城! 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两周年纪实

2019-03-31 11:27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已经完成了包括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等“1+4+26”的规划体系,为新区大规模开工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华社雄安3月31日电 题:奋进,向着未来之城!——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两周年纪实

  新华社记者

  2017年4月1日,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一个新时代的城市构想跃然纸上……

  两年来,雄安不舍昼夜、昂扬奋进,规划编制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基础性重大工程项目启动实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渐次展开……即将进入大规模开工建设阶段;

 

  两年来,雄安稳扎稳打、保持耐心,不急于添砖加瓦,集中力量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有效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不断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雄安,正奋进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书写着奋斗者的精彩答卷。

  坚实的起步——稳扎稳打,未来之城初绽新颜,即将进入大规模实质性开工建设阶段

  容城县政府向东5公里,是新建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这也是雄安新区设立后的首个大型城建工程。

  市民服务中心内的规划展示中心,偌大的展厅里,一边是巨大的裸眼3D屏幕上播放着未来之城的模样,一边是昔日白洋淀渔民生活场景的再现,古老历史和美好未来交相辉映,壮美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两年来,雄安新区除了基础性项目和保障运行的临时性建筑外,几乎没有大的动工之处。但是,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事实上一直步履铿锵、昂扬奋进,一刻也不曾停歇。

  先谋后动,规划引领。

  过去的两年,河北省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推动雄安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累计安排1000余名国内外专家,200多支国内外团队,2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记者从雄安新区管委会获悉,目前新区规划的顶层设计工作已经完成,编制形成了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的高质量规划体系。

  ——已经完成了包括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等“1+4+26”的规划体系,为新区大规模开工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重点组团和片区规划深入推进。容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后已印发实施。预计到2020年底,第一批本地征迁户和外来人才将在容东片区入住。同时,三县县城改造提升规划编制完成,准备上报。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规划扎实开展。确定了22个特色小城镇的开发边界和规模,谋划了100个美丽乡村的点位和规模。先行启动了智能小镇、康养小镇、文创小镇等试点特色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工作……

  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是关键。

  “如果说规划编制慢的话,我想说这样的慢是我们想要的慢,这样的慢是为未来的好,这样的慢是为未来的快。”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表示,实施千年大计、办好国家大事,必须保持历史耐心,确保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工建设。

  “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发展”,既是建设理念,更是实践逻辑。

  位于雄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的昝岗镇,是京雄城际铁路的施工现场,远远就能望见起重机的起重臂直指云天,大型机械机器轰鸣,工人们更是铆足了劲,一些建筑已经拔地而起……

  京雄城际铁路,是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项目,运用了BIM技术模拟施工过程、云计算、物联网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未来通车后,北京与雄安将实现半小时通达。

  这是雄安新区基建工程的一个缩影。

  两年来,一批基础性重大工程项目启动实施: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控;骨干交通路网建设加紧推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建设准备工作有序展开。

  岁不我与,时不我待。

  2018年7月,“90后”清华大学博士罗爽毕业后成为雄安建设的一员。罗爽说,新区处于起步阶段,事情多、工作强度大,加班到晚上12点是常态。“来雄安就是来勠力拼搏的,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是属于青年人的雄安。”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设立雄安的初心。从规划建设伊始,这项工作就渐次展开。

  积极对接教育部和部属高校,雄安大学筹建已形成工作方案;北京援建4所学校雄安校区挂牌成立,3所北京“交钥匙”援建学校进入项目招标和审批环节。目前,共有45所新区学校与京津冀学校建立帮扶合作关系。

  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北京市支持新区建设1所高水平综合医院,京津冀对口帮扶三县15家县直医疗卫生机构、33家乡镇卫生院。

  目前,新区本级注册登记的2585家企业大多来自北京,首批入驻市民服务中心的26家高端高新企业90%来自北京。

  12家中关村企业入驻雄安新区,与83家在京单位达成合作意向,拟在新区设立105个机构(项目)。

  这,仅仅是开端。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