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多地出现“高分通胀”现象 中高考试题该难还是易?

2019-08-06 11:01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以四川省普通高考理科成绩为例,今年考700分以上的多达182人,660分以上人数更是高达5561人,630分以上考生人数较

  再议中高考试题的难与易

  【编者按】

  北京中考刚刚开考,就有一些人说,数学题太难了。这让人不禁想起了高考开考当天,舆论“声讨”数学题太难,说法与此类似。

  中高考变难了吗?高考结束后曾一度被卷入舆论中心的南师大附中校长葛军在公开回复网友时表示:现在的高考数学考试是越来越难了吗?我觉得没有,反而是越来越容易了,才导致区分度降低,使得每一分的重要程度加大了。

 

  走过7月酷暑,中高招临近尾声,对于考没考上、考到哪里的接纳与释然,慢慢取代了彼时对于分数的纠结。然而,喧嚣过后,重新审视考试本身的科学性、有效性仍正当其时。对于中高考这样的高利害选拔,究竟该难还是易,始终值得讨论和研究。

  选拔性考试走入水平化、简单化、模式化误区

  近年来,许多地区都出现了“高分通胀”的现象。2018年,河北省700分以上的考生数量多达122人,仅数学满分就超过了150人(文理合计)。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考当中。

  高分考生越来越多,靠分数选拔人才的价值越来越微弱

  6月25日,全国大部分省市发布了高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和“一分一段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高考,1031万报名人数不仅创下十年以来报考最高峰,部分省份600分及以上高分段考生也是空前增多。

  以四川省普通高考理科成绩为例,今年考700分以上的多达182人,660分以上人数更是高达5561人,630分以上考生人数较2018年增加6047人,突破1.6万人。

  在广西,2019年高考理科第一名得了730分,创造了广西高考历史上的第一。数学满分,英语满分,仅语文被扣10分,理综被扣10分。

  近年来,许多地区都出现了“高分通胀”的现象。2018年,河北省700分以上的考生数量多达122人,仅数学满分就超过了150人(文理合计)。

  同样的情况也体现在中考中。2017年北京中考,某顶尖高中录取分数线达563分,满分为580分(含40分体育分),依此计算,入围者每门课倒扣不能超过3分。到了2018年,分数竞争更为激励,仅英语满分就多达129人。

  都是高分考生,分数的筛选功能越来越微弱,也不断加剧着分数的竞争,可以说如今的较量已经不再是分分计较,而是零点几分的计较。

  选拔性考试渐趋水平化、简单化、模式化的背后

  以前的中高考并不是这样,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其区别度非常显著,也就是说,学业优秀与否,分数差距是很大的,第一名与第二名之间差距也不小。在过去的中高考中,得满分者极其稀缺。

  然而,今天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高考为代表的升学考试被广为诟病,试题难度被认为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负担。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各级选拔性考试不断退让,降低难度,追求稳定。中高考试题因此越来越趋于模式化,甚至固化。中高考越来越像托福、雅思等水平化考试,也就离选拔性考试越来越远。

  与此同时,近年来盲目倡导甚至照搬美国招生录取方式的趋向日渐明显。事实上,不同的考试,其定位与目的,效果和作用是不同的,简单从功能上来说,一种是水平考试,一种是选拔性考试。原则上讲,水平考试难度相对较低,从测量角度看,区分度较低,是粗颗粒的,只是一个大致分层。但是选拔性测试则不同,它更强调对优秀人才的区别与选拔,要求区分度要高,是细颗粒的。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的各种考试大多都是前者。美国“高考”SAT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美国的中考SSAT类似我们初中的学业水平测试,同样,托福也是一种语言水平测试。

  美国盛行的这种水平化考试,是与其录取制度配套的,即水平考试作为一个基础学术评价,学校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推行综合评价后招生录取。因此这些成绩是基础,并不是唯一依据。而中国则不然。即便增加了综合评价等形式,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回到分数这个唯一的刚性依据上来,显然,盲目套用美国式的水平测试,是不可取的。

  选拔性考试的区分度降低,破坏了其选拔人才的功能

  升学考试简单化、水平化对我国教育是弊大于利的。中高考试题应尽快打破水平化,简单化,甚至固化的倾向,加强区分度。每年试题无论是考核的知识点还是出题的形式,都需要加大变化,最大程度减少重复率,让所有人无“试”可“应”,这样才能真正降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减轻学生负担。试想,如果试题难度加大,没有了太多“万年不变的题”,还会出现大面积应试吗?考试无论易还是难,对所有考生都是公平的,家长和学生都不必为此焦虑。

  目前的中高考考查的不是学生能力,而是如何不丢分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