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代号1059:迎来“东风第一枝”

2019-08-24 15:4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科研人员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苏联撤走专家确实对仿制工作造成一定困难,但徐兰如对此有着辩证的看法。

  1956年年末的一天,在第二机械工业部二局担任技术处组长的徐兰如正在办公室埋头工作,二局干部处处长推门走了进来:“你要调动工作了。”

  “调到哪里呀?”徐兰如问。

  “那是个保密单位,情况我们也不清楚,报到以后,你就知道了。”

  过完1957年新年假期,徐兰如拿着调令和介绍信来到位于北京西边的马神庙,后又和其他几名来报到的同志乘吉普车前往466医院所在地……

  徐兰如新调入的单位,名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当时的他未曾意识到,1957年1月4日这天,是他结缘导弹事业并为之奋斗终身的起点;而三年之后,中国成功仿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的出厂合格证,正是由他亲自签发。

  

代号1059:迎来“东风第一枝”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旧址

  神秘的“1059”

  1956年国防部五院成立时即明确了建院方针: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这一方针深刻影响着共和国航天事业乃至整个科技事业的发展进程。

  1957年12月,根据中苏当年10月签订的《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简称国防新技术协定)中的约定,苏联研制的两发P-2导弹及其一套地面设备悄然运抵位于北京云岗的五院一分院所在地。苏军一个缩编的P-2导弹营100余人同时到达,负责导弹的测试、发射等操作训练。

  至此,从仿制P-2导弹起步、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大幕正式拉开。

  其实,早在1956年年底,苏联曾提供给中国两发P-1导弹供教学使用。通过拆装、测绘和反设计,五院的研制人员初步了解了导弹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研制工作做了铺垫。

  此次苏联提供的P-2导弹是P-1导弹的改进型,但并非苏联手中最先进的型号。对此,聂荣臻副总理说,苏联给的东西虽然不是先进的,但却是我们所没有的。仿制这种导弹总比我们从头摸索便捷多了,应当好好学习。

  

代号1059:迎来“东风第一枝”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东风一号导弹 刘淮宇 摄

  1958年春,上级明确了仿制P-2导弹的分工,一分院负责总体设计和弹体、发动机研制,二分院负责控制系统的研制。当时计划的目标是1959年9月完成第一批导弹总装出厂,争取国庆节试射。这也是任务代号定为“1059”的原因。

  关于“1059”的由来,徐兰如在口述自传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1059”也是当时一种高效杀虫剂的名称,在农业和林业上应用广泛。“只要一用它,害虫就很快被杀死。可见,当时想出这样一个代号也是很动了一番脑筋的。”他回忆说。

  织就全国协作网

  针对仿制“1059”急需解决的没有总装厂的问题,钱学森召集人员进行了专门讨论。一部的谢光选提出:“盖一个新工厂,凭我过去在兵工厂的经验,四年也造不出火箭,不如选一个旧厂加以改造。”这一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赞成。

  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工业基础等因素,高层最终决定将隶属于二机部四局的北京南苑飞机修理试制厂211厂划归五院,改造后使用。当时在211厂担任领导的冬春回忆,早在1958年6月工厂交接之时上级就反复强调,试制生产火箭与飞机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既不能因为过去搞过飞机而轻视火箭,也不能叫火箭把我们难住。为此,全厂组织近千人开展大学习,还派出36人到长辛店结合实物和资料,加深学习和理解。

  

代号1059:迎来“东风第一枝”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生产车间旧址

  在一部,人们在抓紧翻译与复制从苏联运来的P-2导弹图纸资料,以便尽快搞清设计思路、方便下厂仿制。由于专业的制图人员稀缺,领导决定让刚毕业的年轻人一齐上阵,参加翻译和描图大会战。描图员陈耀海回忆,这项工作用时整整一个月,最紧张的时候一天只能休息几个小时,有时描着描着就趴桌上睡着了。

  1958年8月,为便于开展仿制工作,一分院整体迁入南苑地区。至此,以北京南苑为中心,一张围绕“1059”仿制织就的全国协作网正式铺开。航天档案馆珍藏的“1059”器材供应分布图显示:全国约有30多个省(区市)、1400多个单位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仿制工作,涉及航空、电子、兵器、冶金、建材、轻工、纺织等领域。

  

代号1059:迎来“东风第一枝”

  开展技术人员与工人、工艺人员“三结合”活动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