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高职迈入“双高”时代

2019-12-02 14:0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11月22日至23日,来自全国520多所高职院校的1500余名代表齐聚山城重庆,参加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9年年会。虽

  “双高计划”落地 久旱逢甘露
  高职迈入“双高”时代

  “‘双高计划’落地,可以说是‘久旱逢甘露’。”

  11月22日至23日,来自全国520多所高职院校的1500余名代表齐聚山城重庆,参加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9年年会。“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在大会上说出了这句话。

  今年10月25日,期待已久的“双高计划”名单公示,在高职教育界引起震动和刷屏。在本科倡导“双一流”之时,高职倡导“双高”(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的简称),目的是打造一批“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职学校。  

  从此次公示的名单看,共有197个拟建单位上榜。其中,56所高职学校进入高水平高职学校拟建单位(每个学校两个专业群获中央财政重点支持),141所高职学校被列入高水平专业群拟建单位(每个学校1个专业群获中央财政重点支持)。

  虽然,离“双高校”名单公示已经过去近1个多月,最终名单还未公布,但是,据记者了解,“已经上了榜单的学校,应该不会出意外跌出榜单”。

  这意味着,高职教育从之前的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建设时代和之后的“后示范”时代,正式迈入“双高”时代。目前,上榜的高职学校在翘首以盼正式名单公布,纷纷谋划如何启动和动员“双高”建设,而未上榜的学校也在把“双高”建设当成了未来发展对标的方向。

  然而,“双高”到底靠什么发展,发展方向又在哪儿,未进“双高”名单的高职学校的未来在哪儿?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双高计划”让高职领域久旱逢甘露

  众所周知,普通高校一直有“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等一系列高强度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而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学校,仅有2006年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项目。

  “在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项目结束后,国家在较长一段时间没有新的重点建设专项投入,对于高职教育方向性的引导显得弱了一些。”自卸任中山大学校长职务之后,多次走进国家示范(骨干)学校的黄达人一直在为高职教育的发展鼓与呼。

  黄达人感叹:难能可贵的是在高职“后示范”时期,看到一批高职学校的改革探索始终没有停息。但是高职教育往哪个方向发展,国家需要以项目引领的方式予以明确。

  高职教育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呼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是要把它落到行动上,除了高职生均拨款要求达到1.2万元,国家还需要有与普通高校“双一流”建设相匹配的重点财政投入。

  “因此,说此次‘双高计划’落地是‘久旱逢甘露’一点不为过。”黄达人说,这既落实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积极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一流建设之路”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重要设计。

  在“扶优扶强,不搞平衡”的遴选原则之下,最终公示出来197所高职学校。黄达人觉得这充分体现了:强调以质量为先、突出就业率高、毕业生水平高、社会支持度高、注重校企合作好、实训开展好、“三教”质量好等。“这个公示名单与我过往对高职学校的印象基本一致。”黄达人说。

  “遴选结果更加强调建设而非强调‘身份’。”黄达人一再强调:对于此次没有入选的高职学校来说,只要办出特色,提高服务的能力,就有可能在未来的遴选中入围。

  高职发展是光拼领导团队还是拼整体实力

  据记者统计,此次“双高计划”公示名单中,原来的100所国家示范校中有76所入选,原来的100所骨干校中有69所入选。当然,也有原来的5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学校没能入围,有52所非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学校在此次“双高计划”中脱颖而出。同时,在入围“双高计划”的56所高职学校中,其中江苏7所、浙江6所、广东5所,这3个经济实力雄厚的省份占去了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据此,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职学校领导向记者表示,目前的高职发展还处在拼领导团队阶段,领导班子团结且往前冲,学校就红火;有的学校靠吃老本,勉强还是入围了;有的学校老本已吃完,即使是以前的国家示范(骨干)校也没能入围。

  在业内有“黑马”之称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此次入围了“双高计划”前30强的B类校(56所“双高校”中,10所A类,20所B类,26所为C类——记者注),虽然建校不到20年(2002年正式建校),但是已经历过国家级骨干校项目(第三批)的锤炼。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