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郭树清:中国金融业运行稳健 经得起外部变化冲击

2019-05-28 07:46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美对我新一轮加征关税影响答记者问

  中国金融业运行稳健 经得起外部变化冲击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美对我新一轮加征关税影响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李延霞 本报记者 欧阳洁

  美方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中国金融业是否有足够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金融业将如何应对市场变化?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27日接受了记者采访。

 

  1 影响有限 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经贸摩擦

  记者:近期,美方不断升级经贸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郭树清:从中国来看,美国固然可以把关税加到极限水平,但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经贸摩擦的影响完全可控,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做好应对。

  一是中国国内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绝大多数输美产品都非常适合内销,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时期,快速扩展的庞大市场会消化其中很大一部分。

  二是市场多元化取得很大进展。我国产品海外销售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一带一路”倡议日见成效,美国之外的市场欢迎更多中国产品。

  三是美国无法完全限制中国产品对美出口。相当一部分中国产品还会出口到美国,有的是因为找不到替代品,有的是因为美国进口商愿意分摊加征关税成本。

  四是中国产业结构正在加速调整升级,需要有一定比例的生产转移到海外,这有利于我们实现产业更新换代,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五是对我国金融市场冲击有限。金融市场往往比较敏感,容易反应过度,去年有较强的波动。2019年中国经济开局良好,能对金融市场形成有效支撑,目前的韧性显著增强,进一步的影响会更小。

  历史早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靠封锁或制裁不仅不能阻止中国的发展,反而会激发我们创业创新的决心,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中国经济韧性强,产业结构完整,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支撑。尤其重要的是,我们拥有独特的政治和制度优势,这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坚强保证。

  2 稳健运行 中国金融体系经得起外部变化冲击

  记者:市场有担心,在美方升级中美经贸摩擦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体系能否扛得住外部环境变化。在您看来,我国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如何?大家有没有必要担心?

  郭树清:担心是没必要的。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机构体系,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金融乱象治理效果明显,行业运行平稳,风险总体可控。

  近年来,我们拆解影子银行,将违法违规、层层嵌套、透明度低、风险隐蔽的产品作为整治重点,两年来共压降12万亿元高风险资产。银行体系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盘活信贷存量,两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3.48万亿元。严厉查处非法金融活动,坚决整治不法金融集团和高风险机构,违规网络借贷平台大幅压降,金融领域野蛮生长现象得到遏制。

  坦率地说,去年中美经贸摩擦刚发生的时候,大家思想准备不足,有点心里没底,金融市场反应有些过度,股市、汇市出现较大波动。但经过一年多,大家看下来问题没那么严重,实际对经济的影响很有限。经济走势稳中向好,结构调整有序开展,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

  到目前为止,今年的金融市场,无论是股市、债市,还是汇市都是比较稳定的,相信后面的影响会更小一些。像汇率问题,市场没有恐慌,老百姓没有恐慌。

  当前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从过去发散状态转向了收敛。我们处置风险都是比较主动的,以自我革命的方法去处置,不是等到发生危机时才去处置化解。

  3 做好自己的事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记者:在当前形势下,金融业该做好哪些事情?

  郭树清: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与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我们将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定不移推进金融业开放,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在应对经贸摩擦中发挥积极作用。

  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一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充分调动信贷、债券、股权、保险等各类金融资源,有效增加表内融资供给,满足有效融资需求。二是完善市场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推动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知识产权质押、供应链融资、创新创业金融债券、股权基金、产业基金、天使投资等产品和服务,拓宽科技型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水平。三是对受到贸易摩擦影响的出口型企业,加强市场化金融服务及汇率风险管理,鼓励其不断开拓出口新市场。四是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在解决融资难的基础上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