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商业 >

1月份多省份相继启动新增专项债券发行 投向结构更优化

2020-01-23 09:0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利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

  1月份多省份相继启动新增专项债券发行——

  专项债发行加速 投向结构更优化

  2020年年初,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首次发行时间较2019年提前近20天。

  年初发行的专项债资金大部分集中在重点基建领域,进一步发挥补短板、稳投资的作用。从第一周发行情况看,用于市政和园区建设领域的专项债规模占比居首位,达到25.86%,余下新增专项债资金用途包括社会事业、城乡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农林水利、乡村振兴、医院及学校建设、收费公路等领域——  

  1月20日,黑龙江省、湖南省成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分别为专项债券26亿元、一般债券100亿元,这是今年以来地方债特别是专项债加速发行的最新进展。截至目前,已有多个省份启动专项债发行,这意味着相关工作开年就进入“快车道”。

  近日举行的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强调,加快发行和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动在建工程建设和具备条件项目及早开工,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发行进度明显加快

  2020年年初,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首次发行时间较2019年提前近20天。

  专项债发行较往年大幅提前,主要是因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的一系列部署。2019年底,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占2019年当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2.15万亿元的47%。

  同时,财政部要求各地尽快将专项债券额度按规定落实到具体项目,做好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工作,早发行、早使用,确保2020年初即可使用见效,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尽早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

  1月2日,是2020年第一个工作日,当日河南省发行专项债券519亿元,期限为5年、7年、10年、15年、30年,主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同日,四川省发行专项债券357亿元,期限为10年、15年、20年、30年,主要用于收费公路、城乡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学校、卫生健康、工业园区、水务、乡村振兴等项目建设。此后,云南、新疆、广西等省份相继发行专项债。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认为,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将成为拉动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手段。

  “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利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说。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郑春荣建议,今年地方债发行比去年更为提前,各地要做好债券发行计划,用好时间窗口。

  据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尽早发挥对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财政部加大工作力度,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统筹安排发行窗口,做好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工作,切实加快发债进度。

  有效补短板稳投资

  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要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优化债券投向结构,落实好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等政策,加快建立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评估、遴选等工作机制,储备一批、发行一批、建设一批、接续一批公益性建设项目,积极发挥专项债券融资成本低、作用机制直接、政策见效快等优势,尽快扩大有效投资。

  中诚信国际分析,2020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年初发行的专项债资金大部分集中在重点基建领域,进一步发挥补短板、稳投资的作用。从第一周发行情况看,用于市政和园区建设领域的专项债规模占比居于首位,达到25.86%,余下新增专项债资金用途包括社会事业、城乡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农林水利、乡村振兴、医院及学校建设、收费公路等领域。

  白景明认为,专项债的发行使用不能“撒胡椒面”,更应突出重点、精准聚焦,特别是重点用于“补短板”,加大对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支持力度,带动社会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惠民生等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各地要按照市场化、规范化原则,早做筹划,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确保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按时竣工。此前,有地方存在部分项目资金短缺,一些项目资金到位后却闲置的情况,因此要做好各类项目的统筹协调。”郑春荣表示,积极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应加强项目的审批和评估等,确保债券募集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债券资金的使用绩效。

  制度建设持续完善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