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互联网保险创新?

2019-03-23 00:3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01
摘要: 
□记者 朱艳霞 “互联网保险创新已经进入第二阶段,重点将是保险产品形态上的优化甚至重构,民生保险已应用UTXO模型、零知识证明等区块链技术对税延养老险账户余额、税优健康

  □记者 朱艳霞

  “互联网保险创新已经进入第二阶段,重点将是保险产品形态上的优化甚至重构,民生保险已应用UTXO模型、零知识证明等区块链技术对税延养老险账户余额、税优健康险风险识别等业务进行优化。” 9月12日,民生保险健康险事业部总经理、万向区块链分布式商业创新咨询合伙人程羽在第四届万向区块链全球峰会期间对《中国保险报》记者表示。她认为区块链技术创新不应只是一个解决方案,未来应该带来商业模式的变革,对整个保险行业的未来格局都将产生影响。

  民生保险健康险事业部总经理、万向区块链分布式商业创新咨询合伙人程羽

  互联网保险创新进入第二阶段

  早在1997年,保险公司就已经开展了网销业务;2002年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互联网保险经纪和销售平台;2013年,众安保险成立, 2017年底、2018年初,以BAT 为代表的互联网流量巨头们全面进入保险市场。程羽认为,这一阶段互联网保险创新主要集中在基于渠道的场景创新,但是对于保险产品的形态和保费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

  例如,从保费角度来看,以人身险为例,互联网人身险的保费收入只占整个人身险保费收入的4.3%;从险种角度来看,除了退货运费险之外,互联网上比较有名的责任险、意外险和保证险等,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引流,对于保障的作用有限。此外,互联网保险创新还有一个重要难题,传统保险认知门槛高的核心痛点并没有在互联网保险场景创新中被解决。

  程羽表示,第二阶段的互联网保险创新即将开始,重点是在保险产品形态上进行优化甚至重构。因此,在互联网保险创新方面,民生保险将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用户研究、产品形态、风控手段、监管合规四个方面着力进行创新。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税延养老险等领域

  据了解,在区块链技术创新上,民生保险做了不少尝试:比如,使用UTXO对税延养老险账户余额改造、利用零知识证明改造健康告知、将存证技术应用到匿名数据交换中等等。

  程羽解释,税延养老险涉及投资收益,账户余额应及时反馈给客户,要及时地将余额的变动准确无误地反馈给客户,需要有个庞大复杂的对账、清/结算系统来做支撑。而目前保险业对账体系建设还较弱,账户余额更新比较缓慢,很难做到T+0的时效,部分产品的账户余额更新时间需要T+1、T+6,甚至T+8等等。民生健康探索将基于UTXO的余额管理模型引入税延养老险中,优化原有的对账流程,目标是实现T+0。

  据了解,UTXO是比特币的余额管理模型,使用UTXO的理念改造涉及投资的保险产品账户余额管理,可以避免繁琐对账、保障每笔资金永久可溯。

  而“零知识证明”指的是证明者能够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额外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论断是正确的。采用零知识证明改造健康告知,无需将繁琐的线下健康告知搬到线上,在为客户带来更优体验的同时,保障用户的隐私、提升风控管理的精准度。

  据程羽介绍,“在去年的峰会上,民生保险发表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理赔POC项目成果。当时很多同业听了之后都觉得不错,去做了实践,但民生健康自己并没有去做。因为我们觉得区块链的概念验证和其他创新技术的概念验证有很大的差别。”

  区块链的概念验证很重要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更多的是对商业模式的构建。所以区块链的概念验证在做完之后,得到的其实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做MVP(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样板,而是基于关键假设的一个理想的假设业务场景。

  程羽补充说:“这个理想的假设业务场景要落地的话,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要和我们业务现状做比对,分析这里头的关键差异。基于关键点,我们才能总结出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做。这样才能把我们引到整个区块链应用创新落地的正确路上。”

  2018年1月,民生保险和浙江宁波市保险行业协会共同进行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匿名数据交换POC项目,并且已经实现了技术验证。双方根据分布式商业的理念,通过区块链技术,在保护客户隐私的前提下,使保险公司间进行历史健康数据交换,从而识别出可能存在健康情况欺诈的客户,降低保险公司的逆选择风险。

  能否用分布式方式聚合数据?

  数据一直是保险业的痛点之一,特别是在医疗和健康方面。医疗数据是保险公司深度参与新医改、推动医疗创新的关键要素。很多大的保险公司通过收购或者战略投资的方式获得医疗数据,但不是每一家保险公司都有这样的实力。那些没有实力收购医院的中小保险机构如何获取医疗数据呢?

  对此,程羽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保险公司可不可以考虑用一个分布式共享价值网络来聚合数据?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