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迅雷的最大难题:需求消失,工具何存?

2019-05-21 20:0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在头部公司主导价格的行情下,迅雷要如何把自己的故事写下去?1行业原罪“P2P传输”的疯狂年代,快播与迅雷都是

迅雷的最大难题:需求消失,工具何存?

  在头部公司主导价格的行情下,迅雷要如何把自己的故事写下去?

  1

行业原罪

“P2P传输”的疯狂年代,快播与迅雷都是宅男的宠儿。

  前者因丰富的片源备受追捧,后者靠下载速度在同行之中独占鳌头。

  如果不是后来的意外,视频行业无疑会多出一只独角兽。只可惜历史并不存在假设。监管红线、盗版问题,互联网早期的原罪大可不必赘述,因此倒下的企业何止千万,快播不过是其中一员。

所谓同遮不同柄,同人不同命。二者皆是宅男神器,迅雷却侥幸活了下来。当时还有人猜测,离开“非法内容”,迅雷能“快活”多久?

  这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

  互联网发展前后20年,“PC端”向“移动端”的过渡被当作公认的分水岭,迅雷侥幸逃过一劫,又被迫面临转型。

2

壮士断腕

作为诞生于2002年的初代互联网企业,“重生”的第一步是摆脱“盗版”标签。

2012年,迅雷离线下载因版权问题遭到美国电影协会的公开质疑,其上市计划因此而搁浅。2011年至2014年第一季度之间,迅雷共牵涉版权问题的诉讼案件366起。

历史遗留问题实在太多,以至于2014年上市前夕,迅雷都在埋头处理版权纷争。好在这些努力终究没有白费,赶在3月上市之前,96.4%的案件已经撤诉或宣判,其中迅雷输了三场官司,赔偿总额5.6万元人民币。

站在用户的视角,整个过程最大的感触就是迅雷愈发鸡肋,“什么片子都下不了。”维护正版导致其流量、“口碑”双双下滑,随着腾讯、优酷的相继崛起,迅雷彻底丧失了昔日的地位。

移动互联网时代,王欣(快播CEO)追求的技术已被后人悉数实现,“神器”褪下光环之后,终究做了他人嫁衣。直到巨头入场,被盗版欺压了十余年的内容行业随之展开反扑,烧钱大战一触即发,除少数头部平台以外,中小企业死伤惨重。

毒蛇噬腕,壮士断臂。2015年4月,迅雷出售迅雷看看,对价为1.3亿元人民币。此次交易过后公司的重心回归主业,凭借宽带加速下载服务和会员体系支撑着自己的营收规模。

事实上,仅靠“P2P传输”活到现在已经尤为不易,即便企业高层也必须承认,下载业务是夕阳产业,游戏有专用的下载器,浏览器的自带的下载也能达到与迅雷相同的速度。这还不包括各种关键词屏蔽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打开迅雷APP,首页充斥着不知名的直播以及类似快手的短视频,无下限地广告投放正在榨取它最后一点利用价值。

迅雷的最大难题:需求消失,工具何存?

3

工具何存?

再回归行业本身,面对飞速发展的移动通信技术,提升下载速度这样的需求迟早一天将不复存在,届时需求消失,工具何存?

  当然,至此就下结论未免过于偏颇,毕竟与快播不同,迅雷的多元化布局为它今后的转型留有很大余地。

“P2P传输”终将成为历史,这一天到来之前,迅雷转身拥抱了更适应“爆炸性数据”以及互联网中心化的CDN技术。2015年,公司已经开始享受直播兴起带来的红利,同年7月其股价也迎来了一波“小高峰”。

据介绍,迅雷推出的星域CDN业务受到视频直播领域客户的广泛认可,不仅有爱奇艺和快手,小米、陌陌、B站等平台都与它保持着深度合作。

然而CDN业务最大的问题是过于依赖用户和带宽成本,简而言之,用户越少,成本越高,其利润就越低。

2015年,阿里进军CDN行业,两年降价17次,2017年11月再降25%。当初的市场价格大约在0.96元\/GB,现在阿里云CDN的价格不足0.2元\/GB。除阿里云以外,腾讯云CDN、百度云CDN都在大幅降价。

  为了与大厂竞争,迅雷星域CDN的售价不得不在2017年降至0.099元\/GB。公司的毛利率也从2015年的53.69%降至2017年的41.23%。

2019年5月13日,迅雷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用于带宽成本的费用高达1080万美元,占当期总营收的26%,较上季度占比环比增加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不断增长的带宽成本下,CDN业务未来的前景其实并不乐观。

迅雷的最大难题:需求消失,工具何存?

4

兵行险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一季报的公司介绍中迅雷新增了“区块链”的字样。

早在区块链概念刚刚兴起时,迅雷就将目光投向了这个“新领域”。2017年8月,迅雷推出了相关产品玩客云。截止同年11月28日,玩客云总预约人数达790万,预约价399元,官方指导价599元,黄牛价格最高达2500元。

玩客云一夜爆红,迅雷紧接着发表声明,称公司将推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名为玩客币(后改名为“链克”)。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