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人民日报:提速降费,赞一个!

2019-05-31 06:1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动网络提速降费,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

  实施精准降费,推动固定、移动宽带迈入“双千兆”时代——
  提速降费,赞一个!(民生视线)

人民日报:提速降费,赞一个!

  (以上举措摘自三大运营商近期披露的一系列信息)

  新一轮降费幅度有多大?我国当前网络平均资费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什么位置?提速后,我们的网络生活有哪些新变化?电信服务以往那些让老百姓闹心的“槽点”如何消除?请看本报记者的详细报道。

  ——编 者

  “以前的套餐是88元每月包700分钟通话,加上50元每月包3GB流量,总计138元。前些天,参加了中国移动‘查网龄送流量’活动,每月流量免费翻番到6GB。”在北京一家汽车公司工作的徐先生说,6月开始,刷微信、看视频,他再也不用为流量担心了。

  “查网龄送流量”只是5月16日中国移动推出的六大提速降费惠民举措之一。“5·17”世界电信日前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电信运营商推出多款提速降费“大礼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动网络提速降费,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提速降费攻坚战已然打响。那么,在网络提速降费的第五个年头,消费者能得到哪些具体的实惠呢?

  推出“地板价”资费方案,全面提速提质,提升百姓获得感

  “流量费下调,消费者感受最为明显。”徐先生说,2014年4G刚商用时,为节省开支,他在微博设置“图片自动打开”一栏选择了“否”,微信关闭了短视频自动开启功能,APP自动更新也选择了“仅WiFi环境下”。像大部分手机用户一样,徐先生每到餐厅、咖啡馆、机场候机室、医院等公共场所,第一件事就是向服务员要WiFi密码。如今,除了在办公室和家里会自动连接WiFi,在其它地方他早已习惯用套餐里的流量。

  “与2014年相比,我国固定网络和手机上网流量资费水平降幅均超过了90%。”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说,近年来,基础电信企业持续深挖降费潜力。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国内流量“漫游”费,大幅下调国际长途直拨资费。2018年,固定网络月均资费为0.3元/M,比2014下降95%;手机上网流量平均为8.5元/GB,比2014年下降94%。

  以中国移动为例,2015年—2018年期间,企业4次开展流量扩容并持续降低套餐资费门槛,流量单价由2015年的0.078元/M降低到2019年3月的0.007元/M,累计降幅达到90%;截至2018年底,50M和100M固定宽带平均价格分别同比下降27.5%、38.4%;与2017年相比,互联网专线资费下降了44.7%,企业宽带资费下降了9.7%。

  那么,放眼世界,我国当前网络平均资费水平处于什么位置呢?据介绍,截至2018年底,美国T—mobile移动流量单价折合人民币约为25元/GB,日本Softbank约为30元/GB,韩国LGU+约为14元/GB,我国平均8.5元/GB手机上网流量价格为国际主流运营商中最低。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我国每GB移动流量资费占人均国民总收入比例为1.1%,显著低于全球6.8%的平均水平。

  “为完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的目标,基础运营商将实施精准降费,促进网络应用普及。”陈肇雄说,一是针对低收入和老年群体的需求,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在全国推出“地板价”资费方案;二是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最大优惠,助力网络精准扶贫;三是针对中小企业用户,通过直接下调资费价格,免费提速升档等方式,实现平均资费降低不少于15%,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说,今年提速降费重点领域的变化主要有两点——

  一是深挖降费潜力。近年来,已先后实施“套餐内当月流量不清零”、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以及流量“漫游”费等措施,今年将进一步降低移动流量资费和企业专线资费。

  二是全面提速提质,推动网络提速、号码携带等工作,构建包括业务、网络、服务多维度的高品质宽带网络,让老百姓在用得上、用得起的基础上用得好。

  打造“双千兆”示范城市、开展“三区三州”宽带扶贫,网络普及再进一步

  网络降费提速,改变资讯传播速度和广度,给千万个家庭、企业送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一举措,将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在无锡打工的孙莹听闻提速降费的新闻特别高兴。“孩子4岁,在老家经常到邻居家蹭网,跟我们视频。现在降费了,家里也要装上宽带,我手机也更舍得用流量,每天都能和孩子‘见面’了。”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