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中国第九次特赦决定的特点

2019-06-30 06:14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我国第九次特赦决定的特点 □ 王平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

  我国第九次特赦决定的特点

  □ 王平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了主席特赦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九次特赦,也是2015年后我国再次实行特赦。

  此次特赦延续了2015年特赦决定的思路,即在国家重大节庆日特赦部分服刑罪犯,以增强举国欢庆、万众欢腾的浓厚节日气氛。同时,此次特赦的对象范围明显增加,在2015年特赦四种类型服刑罪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五种类型的服刑罪犯,即共有九种类型服刑罪犯被列入此次特赦对象范围。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续中华文明慎刑恤囚、明刑弼教的优良传统,推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仁政的执政自信和制度自信。

 

  总的看,此次特赦决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特赦对象重点突出

  第一大类特赦对象重点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对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符合一定条件正在服刑的罪犯。具体包括以下四种类型:新中国成立前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新中国成立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曾系现役军人并获得个人一等功以上奖励的;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出较大贡献并获得省部级以上重要荣誉称号的。前三类都是军人,或者说主要是军人,他们都曾经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浴血奋战过,或者是荣立过一等功以上的奖励。将以上四种类型正在服刑的罪犯,列为此次特赦的对象,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相契合,也表明党和国家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即使其中有些人由于触犯刑法被判刑入狱,党和国家也没有忘记他们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所做出的贡献。对这四种类型服刑人员特赦,不仅特赦对象本人会感恩,他们的家属会感激,所有的现役军人和曾经的军人、所有的国人都会感动。在这种感恩感激感动的浓厚氛围中,我们的角色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的心靠得更近,彼此的手拉得更紧,我们团结一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第二大类特赦对象重点是符合一定条件正在服刑的老年犯、未成年犯和女犯。老人、未成年人和妇女由于年龄、性别等原因,属于人群中处于弱势的群体,需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老人、未成年人和妇女的关心帮助,我国有一整套针对老人、未成年人和妇女特殊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刑事法律领域也不例外,犯罪的老人、未成年人和妇女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从宽处理。此次特赦决定将上述三种类型正在服刑的罪犯列为特赦对象,思路是连贯的,政策是一致的,既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的一面的生动体现,也与“矜老恤幼”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此充分认同。

  二、特赦实体标准慎重有度

  本次特赦决定规定的特赦范围是九种类型的服刑罪犯,对他们的特赦都不是无条件的,都要附加一定的条件,或者有一些禁止性的规定。就是说,被列入此次特赦对象范围的服刑罪犯,最终能否被特赦,都要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和制约。比如,关于刑期、刑种的禁止性规定,刑期(或剩余刑期)过长不得特赦;关于犯罪类型的禁止性规定,贪污贿赂犯罪、一些严重暴力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恐怖活动犯罪等特定犯罪类型的罪犯不得特赦;关于服刑期间表现的考察,不认罪悔改的不得特赦;累犯不得特赦;经评估释放后具有社会危险性的不得特赦,等等。设置上述附加条件或禁止性规定,既是为了维护刑事判决稳定性和严肃性,也是为了保证罪犯释放后能够顺利回归社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以确保社会和社区的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可见,此次特赦决定标准的设定,兼顾了对罪犯宽宥、人道与对社会安全防卫两者的平衡。

  比如,关于犯罪类型的禁止性规定,特赦决定规定,第二、三、四、七、八、九类对象中系贪污受贿犯罪,军人违反职责犯罪,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贩卖毒品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其他有组织犯罪的主犯,以及累犯等,均不得特赦。规定贪污受贿犯罪不得特赦,不仅是保持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的现实需要,也是古今中外赦免制度对职务犯罪从严掌握的通例。除贪污受贿犯罪外,上述提及的其他犯罪都是性质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很大的犯罪。为了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上述几类严重的犯罪(主要是暴力犯罪)排除在特赦对象之外,符合我国一贯坚持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体现了“宽”中有“严”、宽严有度。

  三、特赦程序依法进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