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基层的“90后” 他们的工作生活啥“姿势”
▲塔庄镇人大会议前夕边吃饭边改稿的张晨铭。
▲独自主持会议的谢陈婷。
▲黄辉枝(左一)向群众了解河道卫生情况。 本报记者邓倩倩摄
投身基层工作的“90后”,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偏僻小镇;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融入看似单调的乡村日常
来到乡镇工作两年以上的基层青年,几乎都能说出令自己颇有成就感的事例
本报记者邓倩倩
随着“90后”逐渐登上社会舞台,一批批新鲜血液输入基层工作队伍中。记者近日在福建偏远山区闽清县塔庄镇蹲点调研,近距离接触了一群“90后”基层工作者。这些投身基层工作的“90后”,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偏僻小镇,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融入看似单调的乡村日常。
他们平日里同吃同住,工作、生活都在塔庄镇党政大楼里。这种“寄宿”式工作模式也是乡镇工作者的常态。
那么,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是什么状态?这份基于塔庄镇“90后”基层干事的观察,或可视为群态的缩影。
基层编内工作是稳定的职业优选
被问到来基层工作的初衷时,不同人有不同答案,但也不乏一些共鸣。
“我毕业于政府管理系,当初想着专业对口,能够学以致用,就来了。”1992年出生的罗源姑娘谢陈婷曾加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项目,最终来到了福州下辖闽清县。
像谢陈婷这样毕业后参与服务基层的人员不在少数,塔庄镇还有两位“三支一扶”计划的年轻人。除了希望通过基层锻炼提升自身能力之外,他们也看重政府对于“三支一扶”人员再就业的优惠政策。目前已满两年服务期的黄志伟继续参与塔庄镇工作的同时,也在准备公务员考试。
在一些“90后”看来,基层编内工作是一种稳定的职业优选,且不受限于所学专业。
张晨铭原来学的是土木工程,2017年考上公务员之后,他从一个工科生变成负责各类公文事务的党政办职员。“大学实习时在工地上工作,危险性高且漂泊不定,而公务员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家里人也都希望我成为一名公务员。”
这群“90后”基层工作者当中,也存在不少年轻人返乡就业的情况。
黄世珍本科毕业后成为一位大学生村官,之后考上了塔庄镇的公务员。“我家就在这里。如果出去工作,还要解决住房等很多问题。而且父母年纪也大了,也需要照顾。其实所有人都想回家乡的单位,我已经提前完成了目标。”
这是回乡青年的真心话。家人是他们最大的牵挂,家乡建设也是他们的责任与抱负。
年纪最小的黄辉枝是他们当中最接地气的“90后”。带记者下乡时,他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如数家珍。这位未满22周岁的小伙子曾当过炮兵,因特殊情况退伍回乡,参与了基干民兵,由于表现出色而被聘到镇政府工作。
洗澡都得带“值班手机”进浴室
乡镇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对于这些“90后”是不小的挑战。
这栋党政大楼里,他们工作在楼下,生活住楼上,除了各个时间节点的打卡之外,几乎没有上下班概念。当谈到值班日经历,人人都会提到一个亲密的伙伴——“值班手机”。
“值班手机”连接着党政办公室的座机,需保证24小时有人接听,及时接收上级任务或突发事件通知。“我洗澡都把它带进浴室。”“有它在,我早上不用闹钟就能自然醒。”“现在一听到和值班手机一样的铃声,我就神经紧张。”……
“来到基层后,发现党政部门的工作和我原先设想的很不一样,”谢陈婷告诉记者,“我们不像县直单位那样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身兼数职。”
从生涩到适应再到熟练,基层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来到乡镇工作两年以上的基层青年,几乎都能说出令自己颇有成就感的事例。
蔡荔玲在塔庄工作4年了,她说,每年看着自己将一批批志愿当兵的青年送进军队中,觉得工作很有意义。她经历过2016年闽清“七·九”洪灾,翻出手机里的存照,就回忆起趟洪水搬运救援物资的场景,她曾好几天不能洗澡而导致腿上起了红斑,“虽然当时很艰苦,但大家出奇团结,一心扑在救灾工作上。”
灾后每日白天下村走访,晚上统计名单,紧接着搭班车往县城报批……这是杨艺伟持续3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状态。
“闽清一共受灾1865户,塔庄有414户,农田被淹7200亩,我们勘察了60多处地质灾害点。”他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些数据,正是因为参与救灾援建,让他对塔庄的土地情况了如指掌。
黄辉枝也参与了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三面锦旗,与他对贫困户、残疾人的帮扶有关。他有着超乎同龄人的老练,每天办公室里都有不少来找他办事或聊天的村民。他说,上汾村、甲洋村几乎每户人家都认识他。
最让他们欣慰的是,经过半年几乎无休的加班加点,受灾群众终于都能在新房里过节了。
年轻人待不住是普遍难题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