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青色秘影徊荡千年时空 一抔红土捏塑“人与瓷”长青美梦

2019-09-06 12:01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中国青”飞入寻常百姓家 青瓷小镇走上蝶变之路,千年窑火飞身现代气窑,更擘画一片青瓷产业宏图。

  中新网丽水9月6日电(记者 周禹龙 实习生 周悦磊)1600多年来,一种“红土奇迹”在浙江龙泉昼夜上演。

龚佐力作品《珍惜》中的一件瓷罐 龚佐力供图 摄

龚佐力作品《珍惜》中的一件瓷罐 龚佐力供图 

  历代瓷匠问水土与火焰借力,在捏塑出青瓷捧于手心“似玉如冰”,落入诗行“捩翠融青”同时,也延续了这一抹“中国青”的长青美梦。

龙泉国营瓷厂当年出口青瓷的包装箱静静摆放在青瓷小镇的展厅内 周悦磊 摄

龙泉国营瓷厂当年出口青瓷的包装箱静静摆放在青瓷小镇的展厅内 周悦磊 摄

  时下在龙泉,古韵携新调同时于坯盘上流转,其汇聚迭代出彩的匠心和千年不灭的窑火,重扮妆容亮相世间。

张晞端详着刚从陈家窑中搬出的青瓷成品 张晞供图 摄

张晞端详着刚从陈家窑中搬出的青瓷成品 张晞供图 

  古窑与新城“隔空共振”

  深山中的宝溪乡,一场“人与瓷”的78小时“秘密对白”正在此地陈家窑中上演。

  陈家窑建于清末,如今一年只烧10次,是龙泉19只古龙窑之一。老窑不同于气窑,因采用古法柴烧,最难掌握火候。

  “我们准备了大中小器皿1000多件,现在正放入匣钵,装窑待烧。”在28米长的窑道内,龙窑协会会长张晞正和徒弟们抱着匣钵进出奔忙。

  青瓷制作逾4个月,装窑超1周,烧制30小时,冷却两天两夜。在人与瓷漫长“鏖战”中,窑室需逐间加柴提温至1300℃左右稳定,火焰则全靠肉眼观察指甲大小的“火照”来掌控。

深夜的陈家窑,明亮的窑火在夜空中十分显眼 张晞供图 摄

深夜的陈家窑,明亮的窑火在夜空中十分显眼 张晞供图 

  张晞说,“用气窑烧出一只‘完美’青瓷不难,但器型与釉色少了历史沉淀。古法烧瓷成品率低,但从古朴色泽中,能透见古瓷遗韵,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深山中的青瓷秘境延续着不老传奇。而在城市另一头,古老炉焰散落一地——脱胎于国营龙泉瓷厂的青瓷小镇正焕发生机。

  “1964年起,龙泉瓷厂的青瓷打入国际市场,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广泛赞许。”镇内披云文化园总经理孙永清说。

  而如今老瓷厂已蝶变成青瓷小镇。近年来,镇内打造了国际陶艺村、青瓷传统技艺展示中心等景点,酒店、民宿、书吧陆续建成,游客来此不仅可以了解青瓷文化,还能亲手制瓷。

  数据统计,2019年1-8月,青瓷小镇旅游人数达62.1万人次,旅游收入4.36亿元。

  孙永清说,镇内青瓷生产基地初具规模,“龙泉生产-上海销售-出口全球”的产业链业已形成,龙泉“青色名片”时隔多年再次擦亮。

  “中国青”飞入寻常百姓家

  青瓷小镇走上蝶变之路,千年窑火飞身现代气窑,更擘画一片青瓷产业宏图。

  在龙泉瓯江青瓷展厅,3000多件日用青瓷琳琅满目,这些单品可随意组合成套,百千元的价格适宜大众消费。

张国霖作品《脉》 张国霖供图 摄

张国霖作品《脉》 张国霖供图 

  该厂总经理林桓毅说,“过去青瓷被人们视为艺术品,但现在日用青瓷也渐渐被大众喜爱。”

  因美观实用,瓯江年产300万件日用青瓷销往世界各地。林桓毅说,让艺术品平凡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是青瓷产业振兴之道。

  一边是日用青瓷方兴未艾,另一边青瓷文创产品正异军突起。

  奖杯、钱罐、八音盒……在东土文化有限公司展区内,187件“青瓷文创爆款”让人眼前一亮。

  “器物要和美学生活联系,我们想用青瓷这一古老载体,反映当下时代特征。”东土负责人周春丽说。

  与仿古青瓷不同,借一位买家所言,这些产品“更有温度”。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