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重庆山城步道:绿水青山间串起城市品质提升“密码”

2019-04-10 11:56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钟旖 摄 山城步道,是重庆市民生活、出行、游憩的重要通道,也是传承历史人文、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空间载体。

  中新网重庆4月10日电 题:(城市绿道建设)重庆山城步道:绿水青山间串起城市品质提升“密码”

  中新网记者 钟旖

  四月的“山城”重庆,一派生机盎然,绵延街道的绿色新芽与繁花,织就“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的心旷神怡。在这座立体化城市,点缀于绿水青山间的城市步道——山城步道亦成为一道独特风景,成为串起市民幸福生活与城市品质提升的“密码”。

图为山城步道串联生活空间,便利市民出行。 钟旖 摄

图为山城步道串联生活空间,便利市民出行。 钟旖 摄

  山城步道,是重庆市民生活、出行、游憩的重要通道,也是传承历史人文、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空间载体。根据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该市将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不断完善重庆特色慢行系统。目前,重庆主城区已规划建设60条山城步道,总长度约1207公里,分为街巷步道、滨江步道和山林步道三种类型。

  “山城步道作为城市慢行系统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市民生活、出行的重要载体,其特色在‘山城’,核心在‘步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随形就势、串珠成链、移步成景。”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罗江帆介绍,根据重庆市编制完成的《重庆市主城区山城步道专项规划》,延伸至城市腹地的山城步道系统,将坚持以群众出行需求为导向,依据组团功能、人口分布,衔接现有规划步行系统方案,串联自然人文资源,具备景观、文化、民宿等功能。

图为山城步道串联起了历史建筑,彰显城市文化内涵。 钟旖 摄

图为山城步道串联起了历史建筑,彰显城市文化内涵。 钟旖 摄

  具体来看,山城步道在形态上分为环形、线形、树枝形。其中:街巷步道以日常出行、便民交往功能为主,共31条,约467公里,主要布局在人口密度大、建设强度高、地形高差大、路网密度不足、公交接驳不便的旧城地段;滨江步道以亲水观景、健身游憩功能为主,共20条,约466公里,主要布局在“两江四岸”滨江区域以及城市内部次级河流沿线;山林步道以休闲健身、生态游憩功能为主,共9条,约274公里,主要布局在中梁山、铜锣山、缙云山等区域。

  “规划不是去凭空新建,而是利用好现有街巷,打通断头路,理顺整平添设施,尽可能联系到更多居住社区和公交、轨道站点。”罗江帆称,山城步道规划的初心是创造高品质生活。首先是方便市民生活,解决坡上坎下群众的日常出行,以及与轨道公交站点最后500米衔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解决“美”和“好”的问题。为此,规划设计师们对群众步行出行特征和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梳理,并通过查阅历史文献、整理景观文化要素等方法,丰富步道文化内涵,突出相关主题。

  以位于重庆渝中区核心区域的山城第三步道为例,全长3.9公里的步道上下高差近80米,连接着不同的街道,涵盖公园、医院、学校、居民区、农贸市场、历史遗迹、地铁站等,其主要理念是通过步道实现不同城市功能的贯通。

  全长约29公里的半山崖线步道连接起重庆虎头岩、红岩村、化龙桥等居住社区,惠及周边约2万人口。在63岁的退休美术教师唐珩眼里,既可健身游憩,又宜观江揽胜的步道丰富了她的晚年生活。每逢阳光肆意的午后,唐珩都会在步道上寻得一角度,进行写生创作,“是美丽的风光给了我艺术创作的灵感”。

  空气清新又花木间植的步道俨然是城市里不可多得的休闲绿廊。“以前这里是个荒山坡,少有人来。现在建设了步道,不仅周围环境改善了,我的生活品质也提高了。”在步道观景平台处,68岁的红岩村居民王兆俊与姐妹们一道,对着成荫绿树放声高歌。她说,步道离家只需步行10分钟,每天散步走一遭,身心得到了放松。

  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山城巷步道近年逐渐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必经地。山城巷原名天灯巷,相传以前传教士在此立杆点灯为路人照明,从远处望去灯火点点,郭沫若以此为题创作了著名的“天上的街市”。步道全长2公里,上下高差约120米。游客沿着石阶而行,厚庐、法国仁爱堂、体心堂、唐式遵公馆等历史建筑一一映入眼帘,不经意间,便仿若走进了历史。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