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部分商业银行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

2019-05-30 11:12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1月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0.98万亿元,是在2018年结构性存款大爆发后第三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记者在采访

  部分商业银行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

  打假“结构性存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钱箐旎

  1月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0.98万亿元,是在2018年结构性存款大爆发后第三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受资管新规影响,保本型银行理财这种高息揽储的产品将不复存在,而结构性存款就横空出世了

 

  近日,来自中国银保监会的一条新闻吸引了白领小袁的注意。这条新闻说,“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在工作通知中提到要注意‘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风险’,其中的风险点包括,结构性存款不真实,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

  看到“不真实”,刚刚购买了某银行结构性存款的小袁有些不淡定了。“这什么意思啊?难道我买了假的结构性存款了吗?”小袁说。

  监管部门打假“结构性存款”,究竟打的是什么?

  结构性存款突飞猛进

  结构性存款由来已久,是运用利率、汇率产品与传统的存款业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存款,最近两年在国内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开数据,今年1月份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0.98万亿元,是在2018年结构性存款大爆发后第三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资大型银行和中资中小型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总计为11.13万亿元。其中,中资大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3.77万亿元,中资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7.36万亿元。

  从存续数量来看,《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称“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结构性存款存续数量呈现先涨后降的趋势。但是,不同类型银行表现略有差异。股份行产品存续数量最多,占比超过六成,但数量占比逐步下降;国有大行、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存续数量相对较少,但数量占比有增长态势。

  那么,结构性存款到底哪里“不真实”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结构性存款的“不真实”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向上,并突出表现为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行权模式,即商业银行首先确定结构性存款成本,再将这些成本划分为保底收益部分和期权费部分,利用期权费部分向交易对手购买挂钩金融衍生品期权,同时设置较宽的波动区间和较窄的观察期,确保未来挂钩标的以极大概率落在波动区间内;第二种则是不行权模式,即商业银行一般不参照成本金额,而是参照成本率,将其确定为较低收益率,同时设定一个较高收益率,为较高收益率购买一款期权,而该期权的触发条件几乎不可能发生,商业银行只是以期权费为代价给高息存款嵌套了一个形式上的“结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比如,某假结构性存款设定,当黄金价格上下波动超过400美元每盎司时就执行较低收益,如果没有就执行较高收益。但是,黄金价格很难出现如此大幅度波动,这就意味着投资者拿到最高收益几乎是板上钉钉的,这就是假结构。”

  董希淼告诉记者,有的假结构性存款是拿出比例极小的部分出来投资衍生品,有没有达到行权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是没有任何影响。也就是说,原本用于投资衍生品的资金并未真正与金融衍生品挂钩。

  产品打监管“擦边球”

  除了资金投向外,结构性存款的“不真实”还表现在交易资格上。

  “结构性存款本质是存款,是无风险的,也在我国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内,但其收益部分是不确定的,这取决于结构性存款挂钩的资产。”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就意味着银行必须要具有衍生品交易资格。如果没有,就无法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结构性产品。

  董希淼表示,“商业银行从事与外汇、商品、能源和股指有关的衍生产品交易以及场内衍生产品交易,应当具有监管部门批准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但是,一些规模较小的银行并没有这一资格,这些银行就通过其他具备金融衍生品交易资格的银行来发行结构性存款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商业银行之所以冒险推出不真实结构性存款,问题不在结构性存款上,而是此类银行企图打监管“擦边球”。

  “2018年以后,结构性存款快速发展,并不是因为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增加了,或者说是银行提供这类产品的能力增强了。事实上,结构性存款早就有了,但一直没有市场需求。这是因为当投资者可以买到收益超过结构性存款且能刚性兑付的理财产品时,就没有动力购买这种收益不确定的产品。”曾刚表示,当下结构性存款井喷,实际上是受资管新规影响,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这种高息揽储的产品将不复存在,而结构性存款就横空出世了。

  “即便今天把结构性存款封杀,明天银行还可能找到其他替代品。比如,一些银行推出的智能存款产品就是同样的逻辑。”曾刚说。

  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假结构存款”有何风险隐患?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