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读《道德经》:成年人的崩溃,是从算命开始的

2019-04-06 23:47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读《道德经》:成年人的崩溃,是从算命开始的-新闻频道-和讯网

读《道德经》:成年人的崩溃,是从算命开始的

  作 者:吴强  私人董事会教练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第十五章

  前几天的一个中午,有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和我聊天,突然问我一个问题:“你相信手机号有凶吉吗?我的号据说不太好,要不要换一个?”

  我是不信的,回答到:“你一直用这个号,过去几次创业不也挺成功的吗?”

  中国素来有“一命二运三风水”之说,我有好几位朋友就专门请过风水师。算命风水是否科学不必争论,信与不信是个人的选择。但今天讨论的《道德经》第十五章和命运有点关系。

  先跟我花十分钟做个练习,可以帮助你理解命运。

  请拿出一张A4白纸,列出你身边熟悉的五位成年人姓名,然后分别预测一下,他们可能取得的事业成就,未来的家庭和健康状况。你最看好谁,最不看好谁?为什么?

  是不是觉得能看个七七八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许有点夸张,但有些成年人你是可以一眼看到底的。

  庄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

  世俗之人大多被名利纠缠,是欲望和习性的奴隶。这种奴隶跳不出环境的枷锁,命运也就能一眼看穿。你是什么样子的人,就会有什么样子的命,靠“算”是改变不了结果的。

  但有些人的命运,却不可限量、深不可测,连老子自己都算不准,这就是“善为道者”。他在上一章描述了道的样子,在十五章里就告诉大家真正的为道之人是什么样子。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而新成。

  句子写的很美,译成白话是这样的:

  上古那些善于为道之人,微妙玄通,静密幽深,测不准、不可识。正因为难以测识,所以只能勉强形容他:

  小心慎重啊,像冬天踩薄冰过河;

  戒备警觉啊,像防备邻国的进攻;

  恭敬庄重啊,像要去别人家做客;

  融和放松啊,像冰块在春天消融;

  敦厚纯朴啊,像未经加工的素材;

  旷远豁达啊,像幽深宽广的山谷;

  浑朴包容啊,像汇流混浊的河口。

  谁能让浑浊在安静中得以慢慢的澄清?谁能让安定在变动中慢慢的出现生机?(唯有道啊!)

  懂得保持道的人,事不做满、人不自满。因为留有余地,所以总能去故更新。

  老子生活在2000多年前,他离《易经》比我们要近的多,而且以他的学识、修为,对于《易经》、“河图洛书”等上古占卜术的掌握程度,应该非常高超。但奇怪的是,老子从来不谈这些,只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律是什么,人应该如何遵循规律正确地工作和生活。

  如果把时间想像成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在河水中漂着各种木头,它们能分为两类。

  一类木头不论大小、材质和形状,都在顺着河水漂流,有些运气好能顺利地漂进大海,有些运气差只能卡在河岸的某个石缝里慢慢腐烂。每根木头的结果是概率事件。

  还有一类木头是由艄公驾驭的扁舟或木筏,驾驭者熟悉地掌握水流的规律,并顺应规律操作木筏,途中会遇见不少突发情况,但艄公总能因势利导、化险为夷,最后把木筏运到目的地。

  人的命运很像这两类木头。

  有一类人在随波逐流——随着环境的波,逐着欲望的流。一会儿忙众筹、一会儿追区块链,不停地跟着风口跑。他们看上去很努力,但其实是利欲熏心,一生都被人性的弱点操纵,生活在“必然王国”,跳不出命运的轨迹。所以,他们信算命,通常也容易被“算准”。

  还有一类人能驾驭自己的命运。他们也许刚开始的目的就是赚钱,但很快能找到高于赚钱的目标,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验证规律,不断地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原则,驾驭自己的欲望和习性,渐渐掌握命运的主动权。

  这种人拥有老子在本章中说的品质:豫、犹、俨、涣、敦、旷、混,不欲盈。他们是世俗中的“为道者”,谦虚谨慎、危机感强、自律而不自负、做事简单求本质、做人朴实而洒脱,越有成就越知道自己的渺小,活到老学到老,永葆年轻的心和头脑。这种品质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遵循“道”磨练和修养出来的厚德。

  他们能进入“自由王国”掌控自己的命运,有无穷的可能性。在算命先生看来,他们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深不可测,很难算准。

  稻盛和夫先生就是一位掌握命运主动权的智者。他相信可以运用“因果报应法则”改变命运,而且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