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赵鹞:摩根大通推行数字加密货币,从货币经济学角度解读“稳定币”

2019-04-10 20:43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赵鹞:摩根大通推行数字加密货币,从货币经济学角度解读“稳定币”-新闻频道-和讯网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0日电 题:《赵鹞:摩根大通推行数字加密货币,从货币经济学角度解读“稳定币”》

作者 赵鹞(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治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摩根大通于今年2月宣布将发行加密数字货币摩根币(JPM Coin),此举被外界认为是摩根大通正式进入区块链界的标志。笔者结合摩根大通发行“摩根币”这一热点事件,从货币经济学视角剖析加密数字货币,解读摩根大通发行摩根币意味着什么?数字货币交易的目的何在?所谓“稳定币”真的稳定吗?

一、摩根大通为何发行“摩根币”?

在理解J.P.Morgan发币前得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清算。国外分为支付、清算、结算三种,但是在中国都统称为清算或者清结算。在清算和结算之前的交易过程,指的是信息的支付指令的一个发起、授权、传输阶段。如果不涉及跨账户部门的货币资金转移,那么就不需要清算,直接将货币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外一个账户。但是如果涉及跨账户机构的这种货币转移,那就需要清算。清算又分为实时和延迟两种模式。

在中国,清算是由中央银行来进行的,中央银行使用的监督管理系统被称为实时全额结算系统(RTGS),美国使用的监督管理系统叫FEDWIRE,建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并且一直沿用至今。FEDWIRE系统一直没有大面积换代或更新,所以相比其他地区的RTGS来说,FEDWIRE只能说是准实时或者近实时的系统。

但是,FEDWIRE和实时系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我在美国支付一张支票,一般要五个工作日才能取现,如果中间遇到节假日的话还得顺延,追本溯源,这样的延迟现象不是源于美国人民缺钱,而是因为美国的支付系统,特别是零售支付系统,无法做到实时到账。基于这个原因,去年11月美联储向全社会(主要是这些支付市场相关的这些主体)征求意见:美国应该怎么样改进自身支付系统、提升支付效率。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J.P.Morgan就出来做了一个“代币”,其实不仅仅是J.P.Morgan,其他银行也需要这种这一类的代币。在美联储不支持的情况下,民间先使用代币作为替代品进行实验。早前在2017年,日本的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就联合几个大银行发行了一个类似的代币J-Coin。不过这个东西不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但是目的和J.P.Morgan是一致的。

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金融机构发行代币都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现象,究其根本都在于其支付系统的效率低下。但是,就摩根大通发行代币一事,美联储的官员并不看好,因为其背后没有美联储背书和承担,假如出现了流动性风险,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没有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的背书,摩根大通的支付系统做得越大,风险也越大。

当然,J.P.Morgan自身也无法承受系统做大后所产生的风险,这个系统最后可能变成经济学上的“公地”,公地悲剧源自难以界定各方应当承担法定的义务和责任。在此基础上,J.P.Morgan预计会将整个代币系统维持在可控的体量之下。

二、数字货币交易的目的何在?

数字货币是用于跨境的货币替代物,以美元作为标的,19种法币除了印度卢比、墨西哥比索和澳大利亚元以外,其他16种法币在23个平台上都符合一价定律。用数字货币解释一价定律就是比特币的平台人民币报价,根据人民币汇率折算成美元,和比特币的平台美元报价保持一致。例如,你在中国买一个汉堡,购买汉堡的人民币价格转换成美元之后和你在美国购买汉堡的价格是一样的。说明在这23个平台里面,比特币的报价可以充分反映外汇市场波动,进一步说明交易比特币的人的主要目的是跨境,把比特币从本地货币换成美元。

购买比特币,并在国内进行交易,这一现象不会体现国内比特币报价的情况,他体现的是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情况。这一现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跨境洗钱”。如比特币、以太坊、EOS等一系列主流加密货币,最主要的目的用途就是用于跨境,因为其每天的报价充分反映汇率信息。

除了炒币之外,参与加密货币交易的人的另一目的是为转移资产,这就产生了货币替代这一问题。在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崩溃不久,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比较落后,因此政府机关滋生了腐败现象,大量发行法币,以致最后法币不如纸值钱。这个时候,这些国家的居民更愿意使用美元去进行日常的支付交易。这些使用美元作为货币替代的国家变成美元化,美元化最高峰时期出现在苏联解体之后。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