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詹纯新董事长在2019全球高端制造业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共塑产

2019-05-17 06:38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5月14日,由亚太总裁协会、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全球高端制造业大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亚太总裁协会全球主席、法

  5月14日,由亚太总裁协会、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全球高端制造业大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亚太总裁协会全球主席、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荷兰前教育科学及文化内阁大臣、亚太总裁协会全球副主席奈斯安发表演讲。作为全球高端制造业企业家代表,中联重科2019/0408/c_9242.html">董事长、CEO詹纯新发表主题演讲,呼吁制造业共塑产业生态文明,提升高质量发展软实力,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共塑产业生态文明,提升高质量发展软实力

  以下为詹纯新2019/0408/c_9242.html">董事长的主题演讲全文

  尊敬的衡华书记、郑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

  上午好!很荣幸能参加本次全球高端制造业大会,感谢组委会的邀请,感谢湖南省、长沙市长期以来对中联重科的指导和支持。今天大会的主题是“发展高质量、生活更美好”,刚才郑主席也代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布了“长沙宣言”,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员,我衷心拥护,也将努力践行。我想,无论是大会的主题还是长沙宣言,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和思想,都是支撑制造业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制造业不仅直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也为社会贡献着以“工业精神”为代表的精神财富。两者的耦合,构成了当今工业文明的一种发展状态。所以,我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也与“文明”有关,我的题目是“共塑产业生态文明,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詹纯新董事长在2019全球高端制造业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共塑产

  中国已步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体经济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装备制造业,更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产业发展实践当中,用生态思维共塑新时代产业生态文明,指引、规范、驱动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詹纯新董事长在2019全球高端制造业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共塑产

  产业生态文明  

  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哲学指引  

  生态文明已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昭示着一个比传统工业文明更高层级、更可持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到来。生态文明在产业领域的具体表现,即是产业生态文明。装备制造业理应把构建产业生态文明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哲学指引。

  作为一个全新的范畴,产业生态文明内在包含着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文明发展的要求。具体而言,它包括几个价值要素:一是对自然规律、产业规律、市场规律的敬畏和遵从;二是对科学的尊重与持续探索的精神;三是严谨的专业精神与精工品质;四是高度自觉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五是共享共赢的合作精神;六是和谐相融的产业生态思维;七是服务社会助力民生的家国情怀。

  以此为内涵,产业生态文明将以特有的方式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在产业谋篇布局、路径规划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上,产业生态文明理念赋予产业发展的大局观。凭借一个企业的一己之力追求单点突破的时代已经终结,随之而来的是讲求产业生态共生的新时代。另一方面,在企业个体的市场竞争方式策略上,产业生态文明理念赋予企业正确的是非观、伦理观,敦促企业以道驭术,确保产业发展有约束、有效率、有质量。

  产业生态文明与产业发展同步  

  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产业发展的高度,不仅取决于技术、设备、产品的先进程度,还受制于产业生态文明的发育程度。如果说技术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硬实力,那么产业生态文明则是制造业发展的软实力。从世界工业发展史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工业文明,反过来又对工业发展起到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作用。在发展路径、竞争策略等方面,企业间有着共同的无形的默契,这便是产业文明的力量。

  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创造了世界奇迹。以中联重科所在的工程机械行业为例,20多年里,低起点、大跨越,在每一个技术产品领域都实现了进口替代;并且走出国门进行资源整合,成为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大行业。但是,从产业生态文明的高度来考量,我们的产业仍然存在着软硬实力不同步的现状。创新不足、专注不深、效益不高、诚信不够、实业精神弱化等问题,从根源上探究,其实是少了产业生态文明的长期历练和涵养。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