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好寒地黑土 共享绿色有机
护好寒地黑土 共享绿色有机——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动能观察
新华社哈尔滨4月30日电 题:护好寒地黑土 共享绿色有机——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动能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君宝
“发展现代农业”“保护黑土地”,农业大省黑龙江的种粮大户们正在向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努力实践。
“上世纪80年代,种地靠牛犊,黄豆人工割,秋收时恨不得24小时不睡觉,那都干不完。产出的东西也不见得多好,收入上不去。”黑龙江省富锦市东北水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的刘春总结出了部分农民的心声,“土地不连片,品种不统一,质量上不去,市场没有竞争力。”
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斌,2015年将29家水稻专业合作社和3家家庭农场整合成水稻专业合作社联社,目前成员已发展到33家,入社农户3884户,分布在黑龙江省桦南县10个乡镇。
小四轮变大机械,小垄改大垄,靠天吃饭转向喷灌浇地,合作社联社下的3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和约10万亩A级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一望无际。
孙斌介绍,合作社联社采取统一栽培模式、经营计划、协调资金等“八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与农机等有机结合,实现了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等环节相互衔接。
近年来,黑龙江省以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标准化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更加牢固。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金会介绍,去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迈上1500亿斤台阶,约占全国的九分之一,中国人每9碗饭中就有约1碗来自黑龙江。
成绩得来不易,进取的脚步仍未停歇。“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休耕轮作面积要达到1300万亩。”王金会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今后的发展目标。
刘春知道,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农业现代化。2015年,刘春也将分散的土地规模化种植,育优质种,大机械作业,科学化管理,一万多亩水稻田望不到边。如今,他的万亩水稻田还做成了农业综合体,人们来观光,采摘、旅游等带动了收入提升。
佳木斯市委书记徐建国认为,要把农业大市转变成农业强市,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来推动农业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重大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围绕现代育种技术、智能农机装备关键技术等开展原创性研究,研发一批具有国家先进水平的新型农业装备。”
要产量也要持续发展,保护黑土地已成为黑龙江省农业工作者的共识。孙斌的合作社土地正在采用秸秆粉碎翻埋技术,其中450亩地现在已经不用化肥,亩产也较高。
哈尔滨市政协主席姜国文说:“秸秆还田对于土壤有机质提升、保护黑土有较好效果,可加快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开展矮秆作物品种研发、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研发等科研攻关,以科技进步提高黑土地保育水平。”
如今由提供原料向提供优质丰富食品延伸的意识,已经深深扎根在龙江大地上。延长产业链条、强化市场营销,主打寒地黑土、绿色有机品牌,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成为许多黑龙江干部、农民的目标。
“土地连片了,我们购入22台无人机,为农户提供农药供应、飞防喷施等一体化解决方案,这样一来不仅喷洒农药更加省工省时,还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在公司产品展示中心,孙斌指着一排排将进入大型超市的高端大米说:“农民也尝到了现代农业的甜头,绿色有机大米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效益自然高。”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2018年黑龙江省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主粮品种及饲料加工业全面盈利,全省加工原粮723亿斤,同比增长3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3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孙斌说,今年打算发展功能性农业,推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价值、促进农民增收。
上一篇:致敬劳动者:拼搏逐梦,劳动光荣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