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为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中国梯”

2019-09-02 19:48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中国登山队员架起“中国梯” 帮助世界1300多名登山者圆梦 1975年,中国登山队员就在这海拔8600米的“第二台阶”处,

  为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第一架“中国梯”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处30米高、几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经令所有登山者们都谈之色变的“第二台阶”。中国登山队员在这里架设起一座金属“中国梯”,帮助世界上千名登山者实现了自己的珠峰梦。而第一架“中国梯”,却是中国第一代登山运动员用血肉之躯所搭成的人梯。在今年《开学第一课》上,“无腿老人”夏伯渝为大家讲述了鲜为人知的“中国梯”的故事。

  中国登山队员架起“中国梯”

  帮助世界1300多名登山者圆梦

  1975年,中国登山队员就在这海拔8600米的“第二台阶”处,仅凭人力架设起一架金属梯。这架金属梯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梯”。

为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中国梯”

  这架金属梯不仅帮助这批中国登山队员成功登顶,截止到2008年,它总共帮助了1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实现了自己的珠峰梦。

为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中国梯”

  “人在那个高度,每一个动作都非常需要体能。光是打四个岩点、把那个梯子用尼龙绳绑在上面这几个动作,就因为缺氧,我们整整用了一天的时间。”今年70岁的共和国同龄人——“无腿老人”夏伯渝亲历了1975年“中国梯”的架设,他正是在这次攀登中,因冻伤失去了双腿。

为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中国梯”

在海拔8600米处光脚攀爬

  用血肉之躯架起第一架“中国梯”

  然而,第一架“中国梯”并不是金属梯,而是中国第一代登山运动员用血肉之躯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峰。那个时候突击顶峰的有四个队员:突击队长王富洲、摄影师屈银华、队员刘连满、队员贡布。

为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中国梯”

  来到“第二台阶”,面对这个阻退众多登山者的绝壁,他们没有退缩,刘连满提出:搭人梯!

为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中国梯”

  攀登珠峰所穿的高山靴底下绑的是冰爪,脚下带有如此尖利的冰爪是绝对无法搭人梯的。屈银华当时没有犹豫,马上就把自己的高山靴脱下来,穿着袜子踩在刘连满的肩上。

  但因为岩壁比较高,光一个人的话不足以爬到上面去,屈银华就在岩壁上打上冰锥,用一只脚踩在冰锥上,然后再打一个冰锥上去。为了更稳地站在光滑的冰锥上,他最后连毛袜都脱了。

  终于上到岩壁上面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这么高的海拔上、这么寒冷的气温下,屈银华的脚很快就被冻伤。

为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中国梯”

  刘连满甘为人梯在底下撑起队友,耗尽了巨大的体能,无法再继续前进。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个氧气瓶留给了刘连满,让他在原地休息。

  成为北坡登顶珠峰的第一批人

  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王富洲三人在没有食物、没有氧气、极其寒冷的条件下,成功从北坡登顶,终结了“第二台阶”不可逾越的神话,让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了珠穆朗玛峰的最高处,也成为世界范围内从北坡登顶珠峰的第一批人。

为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中国梯”

  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这是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顶的时刻。已经86岁的贡布老人告诉我们,登顶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国旗升起来,在那飘,那个时候天气是最好的”。

为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中国梯”

中国三代登山队员隔空对话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

  在中国第一代登山队员精神火炬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中国登山队员登上珠峰峰顶,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为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中国梯”

  北大登山队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北大登山队7名学子成功从北坡登上珠峰峰顶,成为中国平均年龄最小的成功登顶的团队,在世界之巅绽放了属于中国青年人的锐气和光芒。

为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中国梯”

  北大登山队也来到了节目现场,舞台上中国三代登山队员隔空对话,贡布老人送给北大登山队员八个字: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为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中国梯”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