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国际 >

旧恨又添新仇!日韩贸易对抗或重新定义两国双边关系

2019-08-05 08:38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这里的“成约”,可以理解为日韩就“慰安妇”问题达成的协议,也可以理解为1965年日韩邦交正常化时达成的协议

  【环球时报驻日本韩国特约记者 吕鹏 刘晨 环球时报记者 张倍鑫】日本7月初对韩国发动贸易战所引发的两国对抗,正从历史问题和领土纷争向经济、外交、安保和民间交流全面扩散。过去这些年,即便是保守政治势力在韩国执政,日韩关系也常生风波,但像这次这样愈演愈烈还是让人颇感意外。客观来说,这是日韩之间一系列老问题与新矛盾叠加所致,更是属于进步势力的文在寅上台以来与日本冲突的总爆发。对韩国现政府来说,它要纠正前政府一些不合民意的对日政策,对日本来说,韩国的做法却在不断触碰其底线。有专家表示,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日本通过经济政策“武器化”试探并重新定义韩国在其对外关系中的地位。

韩国民众抵制日货。

韩国民众抵制日货。

  老问题”遇到“新矛盾”

  “日本已经迈过本来是不可逾越的底线”,8月3日,针对日本将韩国开除出“白名单”的决定,韩国总理李洛渊在临时内阁会议上强硬地表示。当天,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国际艺术节上,“慰安妇”少女像展出被叫停。“日韩对立将长期化”,日本《每日新闻》4日以此为题进行了一个趋势性报道。

  为免落人口实,此前日本给出的对韩贸易限制理由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日本这么做的直接导火索是2018年的韩国劳工索赔案。劳工问题是日韩间的一段历史积怨。去年10月,韩国最高法院裁定4名战时被强迫劳动的民众可向日本企业索赔。这项判决震惊日本,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节点。因为类似的劳工索赔案,目前在韩国有14起正在诉讼审理之中,大约涉及日本80多家企业。如果这个案例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对日本的经济以及国际形象带来重大打击。

  为此,日本施加外交压力,要求韩国总统文在寅干预判决,还威胁撤回大使。在去年11月的东盟峰会上,日本甚至高调地向各参与国代表派发批判韩国的宣传单,标题为《事实是什么》。韩国则在同月宣布解散根据日韩2015年“慰安妇”协议成立的基金会,令日本政府再度受到刺激——要知道,韩日因历史问题发生摩擦,“慰安妇”一向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接着,韩国大邱地方法院今年1月作出裁定,查封相关日企在韩资产。

  眼看着旧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出现,安倍政府感到与其不停地应对新问题,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安倍晋三一方面表示对韩国总统文在寅“失望”,另一方面在6月底G20大阪峰会刚结束便祭出“经济制裁”的撒手锏。

  据日媒报道,在7月份一个关于参议院选举的讨论会上,安倍说:“(韩国)连国家与国家间的成约都不遵守,(我们)当然会因此认为它不会好好遵守贸易规则。”这里的“成约”,可以理解为日韩就“慰安妇”问题达成的协议,也可以理解为1965年日韩邦交正常化时达成的协议——韩日之间每次出现“慰安妇”和劳工赔偿问题,日本政府就搬出这个协议。

  无论是历史问题与经济相撞燃起贸易战火,还是历史问题与艺术展出相撞点燃价值观大战,这应该算是日韩“老问题”遇到“新矛盾”。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蒋丰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韩关系破裂,看起来是源于历史认识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实际上与历史赔偿问题紧密相连。过去,韩国追究“慰安妇”问题,日本尝试用政府出钱、组建财团进行解决,但效果并不好。

  “清算积弊”与“违背承诺”

  日韩虽同为美国盟友,但历史矛盾遗产极为复杂。李明博政府和朴槿惠政府时期,日韩关系相对较好,且在2015年就“慰安妇”问题达成协议。2017年5月,文在寅率领的左翼政党执政后,多次强调要将历史问题和韩日合作问题分开对待的“双轨政策”,彻底扭转前任政策。随着他清算“前政权积弊”的政策展开,韩日之间的矛盾很快爆发。

  2017年底,韩国外长康京和直属的工作小组发表长篇调查报告,证实朴槿惠政府与日方就“慰安妇”问题达成的协议另有隐情,存在非公开内容。该报告发布不到两小时,日本即以正式且沉重的“外务大臣谈话”形式提出强烈抗议。但这没影响文在寅总统约一周后向“慰安妇”受害老人道歉。

  在劳工问题上,早在2017年8月,即上台刚3个月,文在寅就公开表示,尽管该问题已经通过1965年的《日韩请求权协定》做了国家之间的解决,但不应妨碍个人索赔的权利。这番话给原有的日韩几大问题——独岛(日本称竹岛)争端问题、在日韩国人遭受原子弹爆炸损害赔偿问题、“慰安妇”赔偿问题等增加了新内容。原日本《朝日新闻》驻首尔记者牧野爱博在今年6月出版的《现场报道,“断绝”的日韩》一书中称,文在寅这番话,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司法判决。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