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联想的这个业务隐藏在幕后,却是战略转型的发动机

2019-04-11 23:21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联想的这个业务隐藏在幕后,却是战略转型的发动机-科技频道-和讯网

  4月9日,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19)在深圳举行,这里成为各大企业展现智能化成功的舞台,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联想的展台。2019财年伊始,联想将愿景从“智慧联想,服务中国”升级为“联想智慧中国”,这次展会可以说是新愿景的集中展示。

  在联想展台,智慧服务、智慧行业、智能物联三大赛道展示了联想智能化转型的步伐。正如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在主题演讲中所说,“联想希望通过自身智能化转型的成果和实践,赋能给各行各业,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释放效率红利,实现‘智慧中国’”。

联想的这个业务隐藏在幕后,却是战略转型的发动机

  引人注目的是智慧服务板块,在内部,它成为联想中国区战略转型域的唯一业务;在外部,它成为赋能各行各业的核心业务。那么,联想的“智慧服务”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是唯一一个入选到联想转型域的业务板块?它又在联想的战略转型中处于什么地位呢?

  隐藏在幕后,联想的智慧服务无处不在

  在北京延庆,有一个国家级的“能源互联网”项目,它不仅是一个综合示范区的行业标杆,更是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板块。而作为该项目重要承载的绿色云计算中心,未来将拥有6000个机柜,5万台服务器以上的规模,就是由联想担任“总服务商”。在这个项目中,联想整合和协调各方资源,统筹项目实施,输出整合性的解决方案及产品。

  花加是一家鲜花电商,很多人通过手机或者电脑下单订购鲜花,享受着足不出户的便捷购物体验。在花加的背后,也有联想的服务,联想百应资产管理系统的“一毛闪修”,帮助花加智能管理全国十几个城市、300多员工的上千台IT设备的巡检、登记和注册,最大限度地降低运维成本,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

  在联想电脑上,很多用户注意到最新升级的联想电脑管家的诸多新功能,不仅有PC产品的优化,还能管控设备,其中的联想视频还聚合了全网的视频资源,可以满足用户对于优质的需求,在游戏领域,联想也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进行布局,这一切让联想可以为用户带来丰富的内容服务……在客服方面,现在50%以上的用户问题都由具备AI智能服务的客服机器人来回答,不仅准确率更高,沟通效率和用户体验也大幅度提升。

联想的这个业务隐藏在幕后,却是战略转型的发动机

  上面的这三个场景,分别涵盖的是to B(大客户)、to b(成长企业)、to C(最终用户),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背后都有联想的智慧服务。

  针对大客户,联想服务正在与教育、城市、制造、零售、医疗、交通等几乎各行各业结合,帮助他们进行数字化转型;针对成长型企业,联想服务以联想百应的品牌,为成长型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方案;针对最终用户,联想服务以Lenovo Care+、想帮帮两大品牌,给用户带来全生命周期的关怀服务。

  联想的智慧服务已经形成了覆盖全行业、全品类的业务范畴,它隐藏在幕后,无处不在,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

  持续进化,很联想与不联想

  或许会有人疑惑,智慧服务感觉与联想相去甚远。这种疑惑可以理解,智慧服务很联想,又很不联想。

  说它“很联想”,是因为服务本就是联想的超级标签,它已经有着24年的历史。目前,联想的服务网络有10000多名认证服务工程师、2400多个服务站点,1-6线城市覆盖率达到100%,线上与线下协同运营,其中智能化的线上服务平台亚洲最大,专业已经成为联想服务的金字招牌。

  说它“很不联想”,是因为联想的服务不断进化,早已经超出了很多人对于联想的认知。最早的联想服务是传统的IT运维服务,主要为联想自己的设备提供服务,是为1.0时代;后来,这个服务涵盖了非联想品牌的PC,以及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等,是为2.0的数据及云运维时代。

  现在,联想服务已经进化到智慧服务的3.0时代。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服务业务总经理戴炜表示,在3.0时代,联想将A(AI)、B(Blockchain区块链)、C(Cloud Computing云计算)、D(Big Data大数据)与S(Service服务)深度融合,构筑“云+边+端”的全域智能化产品布局,提供软硬件+内容+服务平台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联想的这个业务隐藏在幕后,却是战略转型的发动机

  联想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以数字化为基础,用交互式大屏和平板电脑为硬件平台,搭载教学互动软件,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老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作业状况和课堂情绪。一方面,该方案可以将“教、学、管、评、测”的全链条形成闭环,实现教育模式的变革;另一方面,联想互动大屏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解决远距离教学问题。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