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千箱大战”结束前夜:3个维度窥见市场格局

2019-04-23 15:1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智能音箱市场由价格混战,走向合理竞争,新篇章的开启预示着未来挑战的升级。 天猫精灵CC刚刚宣布699元的定价,

智能音箱市场由价格混战,走向合理竞争,新篇章的开启预示着未来挑战的升级。

“千箱大战”结束前夜:3个维度窥见市场格局

天猫精灵CC刚刚宣布699元的定价,小度在家1S就给出了299元的“狂欢价”。

经历了初代智能音箱的价格混战,一向在这个领域扮演“价格屠夫”的百度,似乎有意将有屏智能音箱的价格引向新纪元。

可如果仅仅从价格的角度审视智能音箱的第二波战事,未免会有失偏颇。智能音箱的市场需求远未爆发,价格也绝非是竞争的唯一手段,隐藏在价格混战背后的,恰恰是智能音箱市场的竞争升维,价格门槛、产品创新、场景生态等都是竞逐的筹码。

一、拼诚意,MBA“三分天下”

与其说是价格混战,倒不如说智能音箱的价格正走向合理。

早在2017年的时候,“智能音箱”的概念就屡被提及,彼时中国有超过2000多家智能音箱厂商,但大多数扮演了“组装厂”的角色,向上游购买语音系统和解决方案,然后贴上自家Logo发货给经销商。

当年的出货量在150万上下,定价却动辄几千元。乐于尝鲜的用户花高价购买了所谓的智能音箱,用户体验偏偏又让人大为头疼,语音识别准确率低,语音交互的场景很局限,音质难以匹敌专业性产品。所谓的智能音箱,不过是收智商税的工具罢了。

到了2018年,百度、阿里、小米、腾讯等巨头相继入场,相比于智能音箱本身的利润,巨头们谋求的是语音交互的话语权以及互联网的下一代入口,对数千家智能音箱创业者发起了“降维攻击”。

比如小米在2017年中旬发布小爱音箱时,对外表示不计研发成本,直接给出299元的BOM价格,一下子就打破了智能音箱的价格平衡。然后阿里和百度迅速入场,直接把价格拉低至89元,几乎等于白送。

按照Canalys发布的相关报告,“其他厂商”几乎代表了智能音箱在2017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短短一年的时间后,百度、小米和阿里已经在智能音箱的出货量方面占据大头,“MBA”的说法也应运而生。

不少媒体报道过智能音箱竞争的惨况,有95%玩家退场的惊人数据,有供应链倒闭潮的悲凉景象,也有出门问问CEO李志飞的无奈表态:“在人多钱多且狼性的互联网巨头面前,所有的理性分析预测、传统消费电子的渠道品牌以及创业科技公司的长线积累都显得苍白无力。”

没必要为MBA戴上“野蛮人”的帽子,补贴本就是巨头们打开市场的特定方式,百度的表现无疑最为坚决,正如百度SLG总经理景鲲也曾在百度世界大会上表示:“我们的硬件在行业里补贴最多,目前我们没有考虑商业化,现在还太早了,但未来一定可以商业化。”相比于早期收智商税的创业者,巨头们俨然多了几分克制和诚意。

不管怎样,MBA拼诚意的同时,也让智能音箱成了一场巨人战争。

二、拼体验,音箱也可以“性感”

同样是Canalys的数据,预计2019年智能音箱在中国市场仍有166%的增长,市场保有量有望从2000万台增至5990万台。

应该说,巨头们的诚意已经形成了教育市场的效果,但在庞大的市场增速背后,一味地进行价格战是不会有赢家的。就百度在4.18小度购物节上的产品营销策略来看,围绕智能音箱的市场教育仍在继续,同时也进入到了比拼用户体验的阶段。

以有屏智能音箱为例,小度在家1S、天猫精灵CC和小爱触屏音箱已成为国内媒体评测对比中的常客,从外观设计、音质表现到唤醒响应率、内容匹配度等,都成为各种横向测评中的比较对象。

就交互模式而言,语音交互已经不再是唯一,小度在家1S的屏幕有7英寸,天猫精灵CC搭载了一块6.95英寸的显示屏。除了与智能音箱的语音对话,听音乐和幼教也成了高频需求。百度和阿里均对这一用户需求进行了很好的满足,小度在家打通了爱奇艺、QQ音乐、喜马拉雅、斗鱼等内容平台,天猫精灵CC也整合了优酷和虾米的音视频资源。

外界“去音箱化”的观点,即将MBA的有屏音箱理解为对语音交互的弱化,并不能被完全认同,事实恰恰是相反的。

以百度为例,小度的技能点已经多达800多个,包括天气查询、音乐播放、视频通话、控制智能家居、设定闹钟、成语接龙、猜谜游戏等基础和进阶技能,给用户“大礼包”版的惊喜感。此外,小度还支持5米外远距离语音交互,打造了极客模式、“话痨模式”等,尽管在外观上开始弱化音箱属性,但仍在持续强化语音交互能力。

正如早期对智能手机的诉求无外乎打电话、拍照片、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如今早已集运动计步、移动支付、刷脸解锁、美颜相机、无线充电等高阶应用于一体的智能音箱也不例外,用户早已不满足简单的语音对话,在内容和屏幕上的进化是其一,语音交互诉求的升级是其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