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国际 >

医术仁心搭建中非“友谊之桥”

2019-08-01 15:1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赤道几内亚卫生和社会福利部部长(左)给援赤几医疗队队长陈雷授勋。临行前,陈华新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知道

  医术仁心搭建中非“友谊之桥”
  第29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完成援非任务, 珠海医生收获鲜花和友谊

医术仁心搭建中非“友谊之桥”

赤道几内亚卫生和社会福利部部长(左)给援赤几医疗队队长陈雷授勋。

医术仁心搭建中非“友谊之桥”

陈华新在为当地病人检查病情。

医术仁心搭建中非“友谊之桥”

  黄荣柏与当地医生共同为患者做手术。

  跨越大半个地球、离家一年半、坚守在陌生的异国他乡……7月22日,由27名珠海医疗队员组成的“援非医疗队”回家了。在芬芳的鲜花和掌声欢呼声中,他们与阔别已久的家人朋友相拥,感受这份久违的温暖。

  在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他们565个日夜的坚守、克服疾病袭身的恐惧、无数次对医术的挑战和考验。驻地流行传染病高发的危险、家人生病无法照顾的苦闷、缺医少药的医疗困境,这些以前从未遇到的困难,不仅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带来一次全新的历练,也为他们的生活留下了难忘的经历。

  “遇到的困难已经过去了,但留下的回忆却值得永远怀念。”援非医疗队队长、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副调研员陈雷感叹,当看到手术成功后,当地居民为中国医生点赞;在离别之际,当地居民对中国医生不舍的情感时,“那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中国医生用他们的行动和真情,为中非交流搭建了这座‘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

  “即便再苦,我们有强大的‘后援团’”

  2018年1月5日,由珠海组派的广东省第29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启程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由27人组成,包括来自全市9家医院的医疗技术人员21人,分为总统医疗分队、首都马拉博分队、巴塔医院分队进行为期一年半的驻点。

  “所有队员一年半都没有回过一次家。”陈雷说,当地医生数量很少,专科医生更是匮乏,为了保障当地居民的就医需求,医疗队的医生“全年无休”。除了工作强度外,语言障碍、医疗环境、生活状况这些一系列接踵而来的现实问题,都让医疗队感受到难以言说的艰难。

  然而,一个个困难都在医疗队的坚持和乐观下“迎刃而解”。

  尽管出国前医疗队接受过为期半年的语言培训,但陌生的西班牙语仍然让他们在实际交流中有许多障碍。“刚开始我们用翻译软件来帮助沟通,后来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词汇,沟通就越来越顺畅了。”援非医生石少权说,由于当地几乎不生产农产品,蔬菜价格贵得惊人。“医生们还利用下班时间开荒种菜,解决吃饭的问题。”

  不仅是生活上的困难,对传染病的恐惧也曾一度困扰着许多医生。当地居民健康意识薄弱,艾滋病、肺结核、梅毒等传染病很常见。“有时候病人病情紧急、医疗器械简陋,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很高。”陈雷说。

  即便如此,援非医生们并没有退缩。医疗队员马治富说,这些经历只是提醒他们,在治疗时要更加做好防护措施。“它并不会吓退我们。每当看到病人因为我们而获得了救治,有了健康快乐的生活,我们就更加坚定此行的意义所在。

  自身的困难可以克服,但来自家庭的压力却常让他们感觉“无能为力”。在援非的一年半时间里,有的家里老人检查出患有癌症,有的家里小孩生重病……“相隔数万里,没办法顾及到他们。”石少权说,队员们家庭发生这些情况时,他们都会互相鼓励、陪伴;上级主管部门也会帮助他们为家人提供医疗帮助,“这些‘后援团’,都在我们焦虑困顿时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和信心。”

  用行动和真情诠释家国担当

  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医疗队员们用心对待每一次手术、用真情与当地居民交往,用行动践行着“中国医生”的担当。

  在石少权为当地产妇使用“免拆线皮内缝合法”进行第一台手术后,当地医生惊呼“为什么找不到线头拆线?”石少权解释:“这类缝合方法可以让线在体内溶解,无需拆线。”随后,便教授当地产科医生学习新的拆线技术,为当地产妇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

  援非期间,当地一名10岁的儿童被玻璃划破眼球,来到医院时已经是受伤后的第3天,需要立即手术。受限于医疗水平,当地眼科医生对这类手术束手无策。

  医疗队员眼科医生邓建华主刀,联合妇科医生马治富、麻醉医生许继文临时组成手术团队。1个半小时的紧张手术后,这名小孩的伤口平整密闭,瞳孔也恢复了原型,眼睛保住了。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