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众签电子合同赋能智慧物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2019-04-12 09:28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是一个提供最新新闻资讯的网

众签电子合同赋能智慧物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前言
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融合了道路运输业、仓储业和信息业等多个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自2015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机构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进互联网+物流业发展,鼓励物流行业向智能化、智慧化模式创新。
 
在国家政策加持下,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迭代以及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智慧物流产业链全面爆发,深刻影响了生产和流通模式变革,促进了产业链各环节联动融合,逐步完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朝着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一、智慧物流前景广阔,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今天,自动化、智能化等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以互联网为依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集成智能化技术为标志的智慧物流已成为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先行军,成为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随着新零售、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服务需求及体验的升级,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众签电子合同赋能智慧物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艾媒咨询
 
二、物流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纸质合同、票据或成发展掣肘
 
在智慧物流驱动下,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在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尤其是自动分拣、无人机送货等技术的应用使物流运输效率与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但在转型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困扰着行业发展:
 
物流产业链条比较长,需要签署合同盖章的场景众多,但大部分平台仍在使用传统的纸质合同或票据签收确认,由于缺乏存证,权责划分困难,每年因货损产生的承运方、司机、收货方纠纷数量繁多,抵赖和质疑情况时有发生,给多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传统纸质合同、票据操作,不仅流转速度慢,纸质文件易被损毁或丢失,管理起来十分麻烦。还需要安排专人进行跟踪管理,难以实时掌控文件签收状态。据了解,国内有一些大中型企业,每年消耗在合同管理上的费用高达数千万元,令人咂舌!
 
可见,纸质合同已然无法支撑起高效、安全的信息化运作,甚至成为了现代化智慧物流快速发展的掣肘。随着近两年电子签名、电子合同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覆盖到社会发展与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因其安全便捷、合规有效的优势广受大众认可,也逐渐成为物流行业稳步转型发展中的一大新助力
 
三、电子合同赋能智慧物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物流行业是一个涉及多流程、多节点、多人员的复杂体系,其高效运作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效率有着积极作用。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也是政府、物流企业与其客户力争实现的目标。
 
众签电子合同可以在线生成、传输、签署、管理物流合同和单据,节省打印、运输、人力、仓储等成本,操作简单,管理便捷,通过无纸化物流有效实现降本增效。可以广泛应用在货运物流电子回单、物流仓储协议、供应链金融服务协议以及网点、司机加盟协议等需要签署确认的场景。

众签电子合同赋能智慧物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在风险防范方面,众签电子合同服务采用了可靠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高度加密等技术保证电子合同签订、传输、存储全流程的安全性、完整性与有效性。电子合同签署成功后,将实时同步至众链内的机构节点进行存储,多方权威背书确保电子合同不可篡改、不可抵赖。
 
举个例子来说,创建于2004年的飓风物流,是一家大型现代化AAAA级物流企业、镇江市首家上市物流企业,致力运用“物流+互联网”升级传统物流运作模式,自主研发建设智能一站式第三方物流平台。
 
飓风物流引入众签电子合同服务,实现了所有业务包括物流运输合同、到货确认单等签约场景全部线上进行,签约周期从两周缩短到一天,在提高电子合同签署效率、降低合同管理成本的同时,切实保障了承运方、司机、收货方的利益,助力飓风物流打造优质、诚信的智能物流平台。

众签电子合同赋能智慧物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安迅物流是一家以现代物流理念运作,拥有28年全国仓储、配送一体服务的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传统物流服务、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供应链解决方案。安迅物流与众签合作,接入电子合同服务,通过高效协同机制,快速调度运输全流程,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众签电子合同赋能智慧物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智慧物流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电子合同将成为智慧物流高效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目前,飓风物流、安迅物流、同达快递、宁宜物流等知名企业均已接入众签电子合同服务,并取得显著成效。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