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科技 >

专家谈科技自立:硬科技不可缺位 保持开放心态

2019-06-10 08:1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硬科技是一个由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创新驱动的物理世界,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

  硬科技,让中国发展底气更硬

  【智库答问】

  本期嘉宾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赵新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 李文宇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陈劲

  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张炜

  1.科技自立,硬科技不可缺位

  光明智库:近一年多来,随着美国对我国的科技封锁与遏制,核心科技重要性愈加凸显。如何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对“硬科技”的呼唤逐渐清晰。在您看来,硬科技“硬”在何处,在我国科技创新中意义何在?

  张炜:硬科技,也称为硬核科技,是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硬科技是一个由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创新驱动的物理世界,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硬科技之所以“硬”,是因为属于高端先进制造业,处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高知识产权壁垒、高资本投入、高信息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控制力等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赵新力:硬科技是我们常讲的“核心技术”“高技术”的典型代表。硬科技的“硬”,主要体现在需要长期的、高强度的人财物研发投入,也需要科研工作者们坐相当长时间的冷板凳,持续攻坚、不怕风险、百折不挠才能有所斩获。

  陈劲:在从创新型国家行列朝着创新型国家前列前进的转折点上,我国必须尽快打破对传统科技创新路径的依赖,下大力气发展硬科技,加快科技创新战略转型,从模仿跟随到引领,从引进模仿升级至集成、原创和整合,从以“需求引致的科技创新路径”为主,补弱增强,向“以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为主,以需求引致的路径为辅的新型双引擎整合式创新强国路径”彻底转型,实现科技创新动力模型和经济社会发展驱动模式的转型升级。

  2.提高创新能力,占领更多制高点

  光明智库: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这是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努力目标,而经过不懈努力,这样的突破点正在逐渐增多。目前我国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研发方面成绩如何,哪些领域有底气应对美国科技封锁?

  李文宇: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为例,ICT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数字经济的核心推动力,掌握最前沿的ICT技术,就掌握了产业经济发展和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2018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的专利申请中,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领域占比最高,达到16.2%;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以53345件位列第二,其中尤以ICT产业主体的表现极为突出。从2008年1月起至2019年6月,全球已公开ICT专利741万件,中国共255万件,占比34%,排名第一;领先排名第二的美国13个百分点。

  当前,中国在高端电子元器件、基础材料等领域仍然实力薄弱,但中国产业创新主体砥砺拼搏,不断缩短和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着力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

  张炜:我国已经在高温超导、纳米材料、量子通信等基础科学领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前沿技术领域,载人航天、高速铁路、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重大工程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成果,一些重要领域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的重要时期。我国5G产业已建立竞争优势,我国声明的标准必要专利全球占比超过30%。未来,在无人驾驶、机器人、VR、智能交通、远程控制、物联网、环境监测、3D打印等领域,5G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持续驱动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全面升级和高速发展。

  赵新力:如果说,40年前,我们只能够在个别点上有所突破,比如人工合成胰岛素、半导体元器件,那么,今天我们可以成体系实现一条线或者一个面的突破,比如:程控交换机、新一代核能技术、超高压输变电、高铁、戊肝等多种疫苗、量子通信、5G通信等。可以说,在上面提到的所有“硬科技”领域中,中国科学家都有一席之地,并必将占领更多的制高点。

  3.加大落实力度,使长板优势不减、短板尽快补齐

  光明智库:上述成绩的取得,需要国家政策的持续推进,需要整个社会环境的配套支撑,需要产学研用的高度融合。在这些方面,我国已经进行了什么样的努力,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克服?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