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肖磊:国家需要你做选择,你想进城工作还是回乡创业?

2019-04-12 17:41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肖磊:国家需要你做选择,你想进城工作还是回乡创业?-新闻频道-和讯网

  公众号:kanshi1314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不仅没有再提关于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而且明确,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肖磊:国家需要你做选择,你想进城工作还是回乡创业?

  中国的城镇化,在大方向上看,是没有争议的,但在具体的执行层面,一度产生较大的争论,一方认为要限制大城市人口,否则小城镇会衰败,而且大城市会带来很多城市病;另一方认为,只有城市足够大,整个经济的效率才会提升,对小城镇和农村才能产生更大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大城市化是趋势。

  目前看,后者倡导的,持续的城市化占据了主流,国家政策也随之加持。

  按照发改委的文件,未来在城市化方面,中国将重点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这里我有稍微不同看法,也许是咬文爵字,大家可以先听听。

  根据日本等国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我认为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理念,依然需要进一步细化。我们目前只是解决了一个争议,即尽最大可能的城镇化,而不是限制城市人口和规模,但并没有解决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对未来的发展同样重要,就是在具体实施战术上,城市群和都市圈具体谁占主导地位的问题。

  城市群实际上是一种平铺式发展,而都市圈则是以超大城市为核心的一核心,多点发展。这两种发展方式长远看有很大区别,日本当年也是准备打造城市群,但战线过长,造成土地等资源浪费,所以后来改为都市圈计划,才有了后来的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核心的三个都市圈。

肖磊:国家需要你做选择,你想进城工作还是回乡创业?

  如果没有核心城市,分工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很多人担心核心城市会让周边的小城市变成睡城,其实睡城也是一种分工,只要有核心城市,周边肯定有“睡城”,但睡城会逐渐“移动”。十多年前,北京有个地方叫望京,一度被人称为“睡城”,由于距离机场和东三环商业区较近,很多国贸CBD上班的人住在望京,当时交通也不方便,但现在你去看,阿里巴巴北京总部等,都在望京,被称为新硅谷。

  北京周边还有几个城市,比如河北的廊坊,燕郊、大厂等市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高科技产业也逐渐落户,但这些地方前五年都是睡城。其实这样的例子在上海周边、深圳周边等同样在不断发生。

  如果不是以核心城市主导,建设真正的超级城市,类似于东京都、纽约都市圈等一样的核心城市带动的都市圈,简单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协同,其实会因为产业非集中散落竞争,而出现各种浪费,以及整体城市效率低下等情况,不得不发展更多远距离高速运输,环境污染会加剧,GDP的增长也会受到限制。

  很多人还有一个误解,认为放宽或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是为了拯救楼市,其实政府为了防止市场以大城市落户政策炒房,舆论层面已经有所限制的讨论该问题,而且各地房地产商和中介也都遭遇窗口指导不能肆无忌惮的宣传。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因为放开落户对一些非核心城市房价的支撑到底有多大,现在还是个未知数,而且据我的观察和分析,放开落户限制短期内反而有可能会抑制房价。

  这个结论你可能很惊讶,但听我解释。比如2018年,天津是最先放开落户限制的大城市,全年有超过13万人落户,但天津的房价并未出现明显上涨,原因很简单,大家仅仅是落户,为了把户口落下来,需要买一个房子,但用来落户的房子,户主不会花太多钱,一般都在150万以内,导致总价越低的房子,越好卖,一些整体地段和户型都不错的房子,反而不好卖,价格涨不起来,为了成交率,总价反而需要往下压。

  数据显示,全国前十大高房价城市里,去年天津房价跌幅仅次于三亚,放开落户的效果似乎没有体现出来。

  放开户籍限制,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政策,正是因为之前户籍限制太严格,太不正常,所以现在变得稍微正常点而已。落户政策并不是有效城镇化的推动力,真正要完成大城市的城镇化,需要这个城市的内驱力,促使一个人有能力留在这个城市、有能力生活在这个城市、愿意在这个城市打拼。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去天津落户的,大部分是北京工作的,而且主要的愿望依然是能够在北京买房。也就是说,如果在天津落户,这些人就更不愿意离开北京了。

  说完了城市化,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文件。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