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跨国公司为何40年来坚持选择中国?

2019-10-20 17:0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19日在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发布的《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报告显示,截

  跨国公司为何40年来坚持选择中国?

  新华社青岛10月19日电 题:跨国公司为何40年来坚持选择中国?

  新华社记者徐冰、孙晓辉、贾云鹏

  投资规模从小到大、投资水平由低到高、投资区域从沿海到内地……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外商投资企业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记者从19日开幕的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了解到,中国未来仍是跨国公司投资的理想目的地。

 

  跨国公司见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历程

  1980年5月1日,国务院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正式成立。40年来,随着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数量呈几何级增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19日在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发布的《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6.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1万亿美元。

  40年来,跨国公司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与中国经济转型高度吻合的特征。改革开放初期,外资集中投资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2011年,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首超制造业。今年前7个月,以研发设计、科技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73.9亿元,同比增长63.2%。

  40年来,跨国公司业务在中国取得快速发展,实现与中国同发展共繁荣。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是亚洲领先的综合型农业集团,益海嘉里集团作为其在中国的子公司,目前在中国的总投资已超过300亿元,拥有员工2.7万名,在全国多地建成和在建生产基地70多个。“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丰益国际和益海嘉里的奇迹。”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说。

  40年来,跨国公司给中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报告显示,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不到3%,却贡献了近一半的对外贸易、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和利润、五分之一的税收收入,已成为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世界知名日用消费品公司——宝洁公司从1988年进入中国以来,累计投资超过17亿美元,拥有8000多名员工,其中98%以上为本土员工,间接带动就业数以万计。

  中国为跨国公司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从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拓宽的历程,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吸引力持续增强。同时,改革开放给各个行业从行业管理、企业制度、产业准入、技术门槛、安全环保监管等各个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40年来中国创造了一个更加兼容并蓄的发展模式,层层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也为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液化空气中国首席执行官柏昊天说。

  成立于1902年的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气体和医疗气体以及相关服务的供应商之一,目前在中国设有近90家工厂,遍布40多个城市,拥有逾4000名员工。

  全球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大中华区执行合伙人戴璞说,从投资角度来说,中国一直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中国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高效的基础设施、庞大的国内市场、有着良好教育的人力资源和新技术的应用等,这对外国企业来说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投资环境。

  40年来,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双赢,让搭上“中国快车”的跨国公司,获得了广阔的市场和可观的效益。报告援引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统计显示,即使在全球经济下行、贸易摩擦升级的2018年,美国企业在华投资收益率仍达到11.2%,较在全球8.9%的投资收益率高出2.3个百分点。

  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目前在华员工超过6万人,成为博世除德国以外拥有员工人数最多的国家。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邓纳尔说,经过改革开放,中国一跃而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成为世界科研投入第二大国。同时,中国的城镇化率接近60%。因此跨国公司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日本三井物产专务执行董事、中国日本商会会长小野元生说,目前在中国的日本企业有8800多家,这些企业对中国市场高度关注,而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是中国市场最强大的支撑和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中国仍将是外商投资理想目的地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