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赵穗生:从“错位的共识”到竞争对手:美国对华政策40年

2019-04-04 12:5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中美建交四十年来,美国对华政策的风向由支持与中国的接触政策,转变为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甚至是遏制性的政策

【摘要】中美建交四十年来,美国对华政策的风向由支持与中国的接触政策,转变为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甚至是遏制性的政策,当政的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和挑战美国的修正主义国家,发动贸易战并且将其升级为了一场与中国的全面冲突。本文认为,美国对华政策风向的转变缘起于双方错位共识的崩塌,即中国欲在与美国的合作中实现现代化与美国愿意帮助中国现代化使其走向西方化的两种共存意愿的崩塌。尽管错位共识崩塌、美中竞争加剧,但两国也并非必然的敌人。在深远的意义上,两国是伙伴同时也是竞争者,接触政策仍然是健康竞争的基础。美国和中国必须找到彼此利益的平衡点,避免不符合双方利益的暴力对抗,寻找管理竞争和继续相互接触的途径。

【关键词】中美关系 错位共识 接触政策 贸易战

中美建交四十年来,大多数美国工商界与外交决策界的精英都支持与中国接触的政策,而反对该政策的阵营主要由边缘化的军事安全界鹰派和工会领袖组成。然而,越来越多的政治领导人和中国问题观察家坦言美国的接触政策制造出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使得如今的接触政策退居守势。许多批评接触政策的人士呼吁采取更加强硬甚至是遏制性的政策。由于很多美国人认为中国利用美国开放经济的同时实行保护主义的壁垒政策,庇护国内市场,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的候选人,无论政治派别,都一致将中国视为敌手。把攻击中国作为其竞选招牌的唐纳德·特朗普,其胜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中国的批评。当政的特朗普政府不再将中国视为与美国价值观和利益趋同的转型中国家,而是将中国宣布为战略竞争对手和挑战美国的修正主义国家,发动贸易战并且将其升级为了一场与中国的全面冲突。

这些事态的发展引发了关于过去四十年接触政策是否失败、美中关系是否陷入了潜在暴力对抗之中等问题。本文认为,美国对华政策风向的转变缘起于双方错位共识(mismatched grand bargain)的崩塌,即中国欲在与美国的合作中实现现代化与美国愿意帮助中国现代化使其走向西方化的两种共存意愿的崩塌。由于中国违背了美国的期望,两国已分道而行。面对现实的中国而不是美国所希望的中国,美国现在致力于维护自己的经济安全利益而非推进其改变中国的理念,关注如何平衡中国的崛起而非协助中国现代化。尽管美国过去曾鼓励与中国建立几乎不受限制的多方面关系以促进合作,但如今美国强调对等,以阻止中国利用其开放社会和开放经济、以牺牲美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然而,深刻的相互依赖继续支撑着两国的关系。虽然许多美国人看到了接触政策的缺点,但他们找不到更好的替代选择。虽然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政策已经极其强硬,但美国政府仍然无法放弃接触;因为接触政策不仅让中国崛起了,更在两国间建立了空前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并维持了亚洲的和平。如今两国都在经历着巨大变化,它们最终的发展方向将决定目前美中纷争的进程和结果。

错位的共识

美中关系主要是由各自的地缘战略和经济利益驱动的。美国的接触政策源于战略上与中国合作以获得对苏联的地缘政治优势的利益需求,因为苏联是两国的共同威胁。就此而言,接触政策的产生不是基于两国共同支持什么,而是基于两国共同反对什么。但接触政策同时也是为了改造中国,以便两国能建立共同的利益与价值观。正如理查德·尼克松在1967年写道:“中国若不改变,世界就不会安宁……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没有什么地方能让勤奋智慧的十亿中国人生活在愤怒的孤立之中。”

因此,接触政策植根于当时流行的现代化理论,即通过协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培养出中产阶级,带来政治自由化,甚至于民主化,导致两国之间日益趋同。当北京从美国领导的自由主义世界秩序中受益,就会意识到成为一个利益相关方参与合作才是最符合中国利益的,或者至少不以西方民主国家为敌。接触政策开放了美国市场,并将美国的投资、技术和技能慷慨地带到了中国。为了让中国更加欢迎,华盛顿甚至暂时搁置了其对中国贸易政策和人权问题的批评,以实现改造中国的宏伟愿景。

然而,中国接受美国的接触政策,不是因为赞同美国的价值观,而是因为接触政策能帮其建立追索已久的富国强兵的目标。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恐慌和困境,政治上的不安和经济上的混乱让毛泽东之后的中国领导人急于向发达国家打开大门,而这些国家几乎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民主国家。中国利用美国的投资、技术和市场来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不是因为美国将西方价值强加于中国,而是因为中国自身渴望改变。摆脱孤立、从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使大多数国民享受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富足的生活。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